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文件大小:41.11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5.29千字
文档摘要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应对起重机械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内各类起重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械的倾翻、坠落、折断、倒塌、重物失落等事故。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本单位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起重机械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科学施救,降低损失: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作用,采用科学的救援方法和技术装备,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尽可能降低事故损失。

二、事故风险描述

(一)起重机械作业特点

起重机械是一种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具有起重量大、工作高度高、吊运范围广等特点。在作业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环节和人员操作,如起重司机、指挥人员、司索人员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引发事故。

(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原因

1.重物坠落

-钢丝绳断裂、吊钩损坏、制动器失灵等起重机械部件故障。

-司索人员未正确绑扎重物,导致重物在吊运过程中滑落。

-起重司机违规操作,如歪拉斜吊、超载起吊等。

2.起重机械倾翻

-基础不稳,未按规定进行地基处理或基础设计不合理。

-支腿未完全伸出或支撑不牢固。

-起重机械超载作业。

-风力、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

3.挤压碰撞

-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与周围物体发生碰撞。

-作业现场人员站位不当,进入起重机械作业危险区域。

4.触电

-起重机械电气设备漏电。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在潮湿环境或带电设备附近作业。

5.高处坠落

-起重机械检修、维护人员在高处作业时未系安全带或安全带使用不当。

-登高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门。

应急指挥中心职责:

1.全面负责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2.制定和修订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5.协调外部救援力量,如消防、医院等,参与事故救援。

(二)应急救援小组

1.抢险救援组

由设备维修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如解救被困人员、修复起重机械故障等。

2.医疗救护组

由单位医务室人员或附近医院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至医院治疗。

3.后勤保障组

由物资采购、仓库管理等人员组成,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和资金保障。

4.治安保卫组

由单位保卫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5.事故调查组

由安全管理部门、技术部门等人员组成,负责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

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在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措施

1.加强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安全装置齐全有效。

2.严格执行起重机械操作规程,对起重司机、指挥人员、司索人员等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对起重机械作业现场进行合理规划,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4.建立健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

(二)预警行动

1.建立起重机械安全监测系统,对起重机械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2.加强对气象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因自然灾害引发起重机械事故。

3.定期组织对起重机械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确保起重机械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