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场地地基和结构震害分析课件.ppt
文件大小:468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场地、地基和结构震害分析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首先取决与地震释放能量(震级),其次与震源深浅、震中距及场地土性质有关,此外还与结构本身动力特性有关。高层建筑震害受场地性质影响比低层建筑更大,尤其是深厚软土地基对高层建筑不利。

地震波在土介质中传播时,地面运动中的短周期分量容易衰减,长周期分量传播较远。软土中,地震波长周期成分传播更远,软土愈厚的地方,不但卓越周期愈长,地震波的振幅放大的愈大。结构自振周期与场地卓越周期应拉开一定距离,防止共振。最理想的情况是结构自振周期比场地卓越周期长。砂土液化的危害造成建筑整体下沉、倾斜、倾覆等。我国1975海城地震,1976唐山地震都有这些情况发生。

[例1]墨西哥城1985年9月19日8.1级(9月20日7.5级余震)。墨西哥城距震中约270~230km,地震持续60s,震中加速度0.18g传到墨西哥城峰值放大到0.2g,这与墨城场地性质有关。

拉丁美洲大厦为何无任何破坏?结构自振周期T1=3.5秒T2=1.5秒T3=0.9秒该大厦为钢结构场地卓越周期1.5~2秒进行过弹性时程分析结构自振周期避开了场地卓越周期是未遭受地震破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