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1.pptx
文件大小:20.25 MB
总页数:52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1.29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导入;学习目标;;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地域分布;(二)找找九大特征中的关键词,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属于结构特征?哪些属于装饰特征?;1;2;3;4;18三月2025;“斗拱具有哪些作用?

(1)结构上,它用“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折断的可能“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榫“承托上面的其他结构”。(2)具有装饰作用。;5;布达拉宫;天坛;甘肃敦煌莫高窟;牌坊;;福建土楼;了解作者;梁思成(1901—1972);人民英雄纪念碑;文体知识;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1953年,一些人主张扫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墙。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面对这种严峻现实,梁思成痛心疾首,撰写了《中国建筑的特征》等文。;四、作者最后提出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并提出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18-20);;6;7;8;37;38;桃尖梁;9;特征小结;1.中国???筑的“文法”问题;;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指的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规则,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来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恰切明了。;2.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由主到次

由整体到局部;方法总结;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失的现象。

——梁思成;谢谢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