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砖砌围墙施工方案.docx
文件大小:42.55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6.89千字
文档摘要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工程规模:本砖砌围墙工程长度为[X]米,高度为[X]米,围墙厚度为[X]毫米。

4.工程内容:包括围墙基础施工、砖砌墙体施工、墙面装饰及附属设施安装等。

##二、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工程设计图纸编号及名称]

2.相关规范和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

3.工程施工合同及相关文件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进行图纸会审,了解设计意图和工程要求。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放线,确定围墙的中心线和边线,并设置控制桩和水准点。

2.材料准备

-砖: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标准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水泥:采用[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5%,并过筛处理。

-石子:采用[石子粒径及级配要求]石子,含泥量不超过2%。

-其他材料:如拉结筋、预埋件、防水剂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机械设备准备

-搅拌机:根据工程规模选择合适型号的搅拌机,确保搅拌能力满足施工要求。

-装载机:用于装卸材料。

-运输车辆:配备足够数量的运输车辆,保证材料和土方的运输。

-振捣器:用于混凝土振捣。

-其他工具:如铁锹、灰桶、瓦刀、靠尺、线坠等。

4.现场准备

-清除施工现场障碍物,平整场地,做好排水措施,确保施工场地坚实、平整。

-根据现场放线位置,开挖围墙基础土方,做好基础排水工作。

-搭建临时设施,如材料堆放区、加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等,满足施工期间的使用要求。

##四、施工工艺

1.基础施工

-土方开挖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基础土方开挖。开挖深度和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预留200-300毫米厚土层由人工清理,避免超挖扰动基底土。

-在开挖过程中,注意控制边坡坡度,防止塌方。如遇地下水,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如设置集水井、排水沟等,将地下水引至集水井,再用抽水设备抽出。

-地基处理

-如基底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沟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如换填、夯实等。

-地基处理完成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基础浇筑

-基础钢筋绑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基底铺设钢筋,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钢筋应绑扎牢固,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性。

-模板安装:采用木模板或钢模板进行基础模板安装,模板应安装牢固,尺寸准确,表面平整。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模板的垂直度和密封性。

-混凝土浇筑:基础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振捣密实,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0毫米。振捣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毫米,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紧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2.砖砌墙体施工

-墙体放线

-根据基础施工时设置的控制桩和水准点,重新进行墙体放线,确定墙体的中心线和边线,并设置皮数杆。皮数杆应每隔10-15米设置一根,皮数杆上应标明砖的皮数、灰缝厚度、门窗洞口位置等。

-砖砌墙体

-砖浇水湿润:砌筑前一天应将砖浇水湿润,使砖的含水率达到10%-15%,避免砖吸收砂浆中的水分,影响砂浆的粘结强度。

-砂浆搅拌: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小时和4小时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2小时和3小时内使用完毕。

-砌筑方法:采用三一砌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