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docx
文件大小:21.5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1.84千字
文档摘要

2024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营造安全、和谐、文明的育人环境,保障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治理目标

通过全面开展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净化校园周边文化、治安、交通、卫生等环境,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治理重点

1.校园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内部安全制度建设,落实安全责任,对校园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确保消防、水电、体育设施等安全运行。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严格门禁制度,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2.周边治安环境: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对学校周边治安巡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针对师生的抢劫、盗窃、诈骗等行为。加强对学校周边出租房屋、网吧、游戏厅、KTV等场所的管理,排查整治治安隐患,防止出现黄、赌、毒等违法现象。

3.交通秩序管理:协调交通部门对学校周边交通状况进行调研,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安全设施。加强对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疏导,特别是在上下学高峰期,增派警力维护交通秩序,确保师生出行安全。加强对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倡导文明出行,杜绝闯红灯、乱穿马路等违法行为。

4.文化市场整治:联合文化、工商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书店、音像店、文具店等文化经营场所进行检查,严厉查处销售非法出版物、盗版书籍、有害卡通画册、淫秽色情光盘等行为。加强对学校周边网络文化环境的监管,防止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

5.食品卫生安全:加强对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餐饮单位、食品摊点的监管,严格食品经营许可制度,规范食品加工操作流程,确保食品原材料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安全卫生。加大对学校周边小超市、小卖部的检查力度,严厉查处销售“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

6.环境卫生治理: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增加清扫频次,及时清理垃圾杂物。加强对学校周边建筑工地的管理,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噪措施,减少对学校教学秩序和师生健康的影响。

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具体时间区间1])

成立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

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制定详细的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治理目标、重点、步骤和要求。

2.集中整治阶段([具体时间区间2])

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对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

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集中整治。对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问题,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人。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治理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巩固提升阶段([具体时间区间3])

对集中整治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检查治理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建立健全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防止问题反弹。

加强对师生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参与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监督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协调工作。

2.明确责任分工: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学校要加强内部安全管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公安、交通、文化、工商、卫生等部门要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3.强化经费保障: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要合理使用经费,确保经费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4.严格督查考核: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定期对各成员单位的治理工作进行督查检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未能完成治理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