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课时 6~9的认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6.38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3.36千字
文档摘要

第1课时6~9的认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以“第1课时6~9的认识”为主题,紧密结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6~9的数字,掌握它们的书写方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知与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通过操作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明确数字6~9的形状、顺序和书写方法。

-重点掌握数字6~9的组成,理解十位和个位的关系。

-重点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别和使用6~9的能力。

2.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字6~9的书写顺序和结构,避免写错或混淆。

-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建立数字与实际物体的对应关系,理解数字的组成。

-难点在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6~9的数字进行计算和表达。例如,在解决“小明有6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的问题时,学生能够正确地用加法表示出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本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数字6~9相关的图片、数字卡片、数字顺序图表等。

3.实验器材:准备计数器、苹果等实物,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4.教室布置:设置操作台,便于学生进行数字书写练习;布置讨论区,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字6~9,如钟表、门牌号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数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特点,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数字的认识:

-展示数字6~9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和顺序。

-讲解数字6~9的书写方法,强调书写顺序和结构。

-学生跟读数字,教师个别指导。

-数字组成的理解:

-通过实物操作,如苹果、计数器等,让学生理解数字的组成。

-展示数字6~9的拆分和组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和个位的关系。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数字组成的概念。

-数字的应用:

-设计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6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数字书写练习:

-学生跟读数字,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书写错误。

-学生独立书写数字6~9,教师评价并给予个别指导。

-数字组成练习:

-学生用数字卡片拼出6~9,巩固数字组成的理解。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数字组成的掌握情况。

-实际问题解决练习:

-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6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计算错误。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字6~9的认识、组成和应用。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字,提高数学素养。

六、知识点梳理

1.数字的认识:

-数字6~9的形状和顺序。

-数字6~9的书写方法,包括笔顺和结构。

2.数字组成的理解:

-数字6~9由十位和个位组成。

-十位和个位之间的关系,即十位上的数字乘以10,加上个位上的数字。

3.数字的应用:

-使用数字6~9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和使用数字6~9,如计算商品价格、记录时间等。

4.数字与实物的对应:

-通过实物操作,如计数器、苹果等,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建立数字与实际物体的对应关系,如用苹果表示数字6。

5.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图片、数字卡片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设计互动游戏和实际问题解决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体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6.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书写数字时的准确性。

-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能力。

-考察学生对数字组成的理解和记忆。

7.教学资源:

-教材中的图片、图表、实例等。

-数字卡片、计数器、实物等辅助教学材料。

-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动画等。

8.教学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