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3.2学做小雄鹰1说课稿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课《学做小雄鹰》以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了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情境中感悟,培养学生独立、勇敢、自信的品质。教学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品德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他人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同理心。
3.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小雄鹰”的象征意义,即勇敢、独立、自信的品质。
②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将品德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品德行为。
2.教学难点,
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自我激励和自我改进。
②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克服合作中的困难。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系统。
2.课程平台:品德与生活课程教材配套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品德教育动画、图片、音频资料。
4.教学手段:角色扮演道具、图片卡片、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雄鹰飞翔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他们看到的雄鹰的特点和它们的行为,从而引出“勇敢的小雄鹰”这一主题。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勇敢、独立、自信等品质的知识,为学习新内容做铺垫。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学做小雄鹰”的主题,解释勇敢、独立、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展现这些品质。
举例说明:通过讲述小雄鹰学会飞翔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勇敢面对挑战的意义。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勇敢面对困难的经验,并讨论如何成为自己的“小雄鹰”。
3.教学活动(约20分钟)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小雄鹰、指导者、观众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勇敢、独立、自信的品质。
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根据小雄鹰学会飞翔的过程,设计一套“成长计划”,包括面对困难时的态度、解决困难的方法等。
4.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张“我的小雄鹰”卡片,展示自己的勇敢、独立、自信的一面。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课堂,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作品。
5.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勇敢、独立、自信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展现这些品质。
学生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我的小雄鹰”卡片,并讲述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
6.作业布置(约5分钟)
课后练习: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在遇到困难时的表现,思考如何帮助他们成为自己的“小雄鹰”。
家庭作业:写一篇短文,描述一次自己勇敢面对困难的过程,并反思从中学到的品质。
知识点梳理
1.勇敢的定义与表现
-勇敢是一种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积极态度。
-勇敢表现在敢于尝试新事物、不怕失败、坚持到底。
2.独立性的培养
-独立性是指个人在思考、行动和解决问题时能够自主作出决定。
-培养独立性包括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等方面。
3.自信心的建立
-自信心是指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和肯定。
-建立自信心可以通过设定合理目标、积极评价自己的进步、克服困难等方式。
4.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团队合作是指为了共同的目标,个人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支持。
-团队合作能够提高效率、培养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5.面对困难的应对策略
-分析问题:冷静分析困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制定计划:根据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坚持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计划。
-反思总结:在问题解决后,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情况提供参考。
6.品德与生活的联系
-品德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
-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7.家庭、学校、社会对品德培养的作用
-家庭:家庭教育对品德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
-学校:学校教育是品德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社会:社会环境对品德培养有重要影响,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8.品德评价与自我评价
-品德评价:通过观察、比较、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客观评价。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