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第12课《早睡早起》(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第12课《早睡早起》(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第12课《早睡早起》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身体健康,培养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早睡早起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良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早睡早起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3.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明白遵守作息规律是对自己、对家庭负责的表现。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常作息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到早睡早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他们的理解还比较浅显。他们可能知道晚上睡觉对身体好,但缺乏具体的时间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尤其感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模仿和记忆上,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游戏、故事等互动形式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早睡早起这一课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包括:难以理解早睡早起对健康的具体益处,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坚持这一习惯。此外,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可能缺乏自律性,难以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坚持按时睡觉。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作息观念,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电子书包或平板电脑。
-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校园网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早睡早起相关的动画故事视频、健康知识科普文章。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时钟模型)、图片卡片、音乐和儿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讲台前,微笑着向学生问好:“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是《早睡早起》这一课。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早睡早起吗?”
2.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因为早睡早起对身体好。”
3.老师点头称赞:“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为什么早睡早起对我们的生活这么重要。”
二、新课讲授
1.老师展示一幅夜晚的图片:“同学们,看这幅图,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2.学生们观察图片,回答:“夜晚很安静,星星在闪烁。”
3.老师继续引导:“是的,夜晚是休息的时间。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个时候睡觉呢?”
4.老师出示时钟模型,讲解:“时钟上有12个小时,从晚上9点到早上6点,这段时间是我们应该睡觉的时间。早睡早起对身体有以下几个好处:”
5.老师逐一讲解早睡早起的好处:
-提高免疫力:早睡早起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免疫力,让我们更健康。
-增强记忆力:早睡早起有助于大脑休息,提高记忆力。
-保持心情愉快:早睡早起有助于调节情绪,让我们心情愉快。
6.老师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同学们,看这些图片,你们觉得他们睡得好吗?”
7.学生们观察图片,回答:“不好,他们很晚才睡觉。”
8.老师引导:“是的,他们没有按时睡觉。那么,不按时睡觉会有什么后果呢?”
9.老师讲解不按时睡觉的后果:
-影响身体健康:不按时睡觉会影响身体健康,容易生病。
-影响学习:不按时睡觉会影响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差。
-影响情绪:不按时睡觉会影响情绪,容易烦躁、发脾气。
10.老师总结:“同学们,早睡早起对我们的身体和学习都有很大的益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早睡早起呢?”
11.老师出示一张作息时间表,讲解:“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比如,晚上9点上床睡觉,早上6点起床。”
12.老师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提醒他们坚持执行。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判断:“同学们,看这些图片,他们中哪些是早睡早起的好榜样?哪些是不按时睡觉的坏榜样?”
2.学生们观察图片,回答:“这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早睡早起,是好的榜样。这张图片上的小朋友很晚才睡觉,是不好的榜样。”
3.老师总结:“是的,我们要向好的榜样学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四、课堂小结
1.老师站在讲台前,微笑着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早睡早起》这一课。我们要认识到早睡早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希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