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苏教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经过一年半的科学教育,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课
常规,具备了基础的科学素养。相较于三年级学生,他们有着更为活跃的创新思维
与跳跃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精心引导,促使学生持续保持良好的科学探究习
惯,同时全力保护并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好奇心,引导并培育学生强烈的科学探究
欲,让学生在学习科学常识的进程中,逐渐学会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切实达成学
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目标。
二教材分析
(—)教材结构
本学期教材涵盖四个单元以及专项学习和科学阅读板块。
1.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包含“认识常见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
的新材料”,引导学生识别身边常见物品的制作材料,观察不同材料的特点,了解新材
料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第二单元“玩磁铁”:由“磁铁的吸力”“磁铁的两极”“自制指南针”构成,通过多
种方法研究磁铁,探索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学会自制指南针并辨别方向。
3.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设有“栽小葱”“养蛆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让学
生了解植物生长和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认识土壤与生命的紧密联系。
4.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有“认识工具”“拧螺丝”“做个小温室”,旨在让学生认
识常用工具,学会使用简单工具,运用合适工具和材料设计制作小温室。
5.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培养学生提出可研究的科学问题、寻找证据以及分
享交流的能力。
6.科学阅读“科技发展历程2”: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
教(二材)特点
1.内容贴近生活:选取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如日常使用的
杯子、文具,生活中接触的土壤、小动物等,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亲近感与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实践探究:编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像制作指南针、栽小葱、养蚂蚁、制
作小温室等。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究,深入理解
科学知识,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强调知识系统性:各单元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内在逻辑关联,从认识材料到
探究磁铁特性,再到关注土壤与生命,最后运用工具解决问题,逐步构建起学生的科
学知识体系,助力学生对科学领域的全面认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精准识别身边常见物品由何种材料制成,清晰辨认玻璃、陶瓷、石材、布料、
木材、纸、塑料、金属等常见材料,并能详细描述其优点。
2.熟练掌握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的操作,深入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熟
知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够独立自制指南针并准确使用其辨别方向。
3.明确知晓小葱生长、蛆蚁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全面认识土壤中生活的多种小
动物,深刻理解土壤与生命的依存关系。
4.准确认识工具箱中的常用工具,熟练学会使用一些简单工具,熟练掌握拧不同
螺丝选择合适螺丝刀的技巧,能够合理选择材料和工具设计并成功制作小温室。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严谨的分
析能力和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2.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学会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实验操
作,细致认真地记录实验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
探究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在交流与讨论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持续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科学
的精神。
2.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逐渐养成尊重事实、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
度。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环境
保护的重要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第一单元:精准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细致观察并准确描述不同材料的特点。
2.第二单元:熟练掌握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深入探索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熟练自制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