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遗传的分子基础
1.(23-24高一下.浙江金兰教育期中)下图为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是胸腺嘧啶,则该核苷酸一定是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B.蓝细菌细胞内的②只有一种
C.人体遗传物质中的③有8种,②有2种
D.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表现在②③方面
【答案】D
【分析】1、由图可知,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③是含氮碱基。
2、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T、C、G;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U、C、G。
【详解】A、若③是胸腺嘧啶,则该核苷酸可能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也可能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A错误;
B、蓝细菌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②五碳糖有2种(核糖或脱氧核糖),B错误;
C、人体遗传物质是DNA,DNA中的③有4种(A、T、C、G),②有1种(脱氧核糖),C错误;
D、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的五碳糖是核糖;DNA的含氮碱基是A、T、C、G,RNA的含氮碱基是A、U、C、G,两者不同点表现在②③方面,D正确。
故选D。
2.(23-24高一下.浙江金兰教育期中)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时只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
B.DNA复制时以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C.DNA复制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A
【分析】DNA复制:(1)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2)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3)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4)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5)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6)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详解】A、DNA复制时以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作模板,进行边解旋边复制,A错误;
B、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所以DNA复制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B正确;
C、DNA复制需要酶的催化作用,同时需要消耗ATP(能量),C正确;
D、DNA分子复制时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方式叫做半保留复制,D正确。
故选A。
3.(23-24高一下.浙江金兰教育期中)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下:脱氧核糖12个,磷酸12个,腺嘌呤5个,胸腺嘧啶3个,鸟嘌呤3个,胞嘧啶2个。其他材料充足,构建的双链DNA片段中含有的氢键数最多为(????)
A.4 B.6 C.8 D.12
【答案】D
【分析】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且配对的碱基数目彼此相等,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3对A-T碱基对,2对C-G碱基对,即共形成5个脱氧核苷酸对。
【详解】ABCD、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3对A-T碱基对,2对C-G碱基对,需10个脱氧核糖和10个磷酸,而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2个氢键,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23-24高一下.浙江金兰教育期中)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全都是S型活细菌
B.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加入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培养基中出现少量S型细菌菌落
C.S型菌导致人患肺炎的原因是其菌落外含有的荚膜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D.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B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是S型活细菌和R型活菌,A错误:
B、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加入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由于提取物中有转化因子,因此培养基中会出现S型细菌菌落,B正确;
C、S型菌菌体外有荚膜,而非菌落,C错误;
D、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存在转化因子,但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哪种物质,D错误。
故选B。
5.(23-24高一下.浙江金兰教育期中)若生物体内DNA分子中(G+C)/(A+T)=a,(A+C)/(G+T)=b,则下列有关两个比值的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