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人体的体液调节单元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第三单元人体的体液调节》中的“激素调节”部分,包括激素的概念、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以及激素的代谢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高一上学期学习的“细胞信号传递”单元相关,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激素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同时,本节课还与高中生物必修1“生命的物质基础”单元中的“细胞膜与细胞器”相关,有助于学生理解激素调节在细胞层面的具体实现。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探究激素的作用和调节机制,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理解激素调节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生命现象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激素调节的复杂过程,发展逻辑推理和系统思维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高二年级学生,该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生命现象有一定了解。在知识层面,学生对细胞信号传导机制有一定认识,但激素调节作为一种更高级的调节方式,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难点。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但面对激素调节这一复杂的调节系统,可能需要进一步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可能存在畏难情绪。
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但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和提问的意识。对课程学习的影响是,如果学生能够克服畏难情绪,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具体到本节课,学生在以下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1.激素调节的概念理解:学生可能对激素的概念、作用机制等难以完全理解。
2.实验操作:激素调节实验操作相对复杂,学生可能难以掌握。
3.分析能力:学生可能难以分析激素调节过程中的复杂关系,导致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针对以上情况,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实验演示、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培养其生物学核心素养。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即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学》教材中“第三单元人体的体液调节”部分。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激素结构图、激素作用机制动画、激素分泌调节的实验视频等。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包括激素样品、检测工具、实验试剂等。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人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反应图片,如人在运动后心跳加速、人在失水后口渴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理反应是如何产生的。
-提问:“人体是如何保持生理平衡的?”
-引出本节课主题:“第三单元人体的体液调节”,并简要介绍激素调节在其中的作用。
2.讲授新知(20分钟)
-激素的概念:介绍激素的定义、来源、作用和特点,结合实例讲解激素的分类。
-激素的作用机制:讲解激素如何通过细胞膜受体传递信号,进而影响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激素分泌的调节:分析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以甲状腺激素为例进行讲解。
-激素代谢:介绍激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合成、储存、释放和降解等环节。
-通过多媒体展示激素结构图、激素作用机制动画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激素调节的复杂过程。
-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激素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激素调节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有哪些?
2.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有何异同?
3.激素调节的异常可能导致哪些疾病?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激素调节在维持人体生理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了解更多关于激素调节的实例和应用。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教材中“第三单元人体的体液调节”单元的课后练习题。
2.收集有关激素调节的实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六、知识点梳理
1.激素的概念与特点
-定义: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特定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生理活动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2.激素的作用机制
-细胞膜受体:激素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传递信号。
-核受体: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