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高中地理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课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为主题,结合新人教版必修2教材内容,围绕我国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展开。通过分析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和实践,引导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通过学习我国可持续发展实践,学生能够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提升对地理环境的综合分析能力,并增强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大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各个领域的体现;2.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复杂性和长期性;2.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解决办法:1.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实施路径;2.设计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节能减排、环保出行等;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功案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4.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解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引导学生思考。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析案例,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效果。
3.运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成功案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引入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体验可持续发展决策过程。
5.鼓励学生进行项目导向学习,通过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学生已学过的环境、资源、人口等地理知识,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路径等。
-举例说明:以我国近年来在能源、交通、农业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并提出具体措施。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关于家乡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包括现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
-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调查报告撰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修改建议。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共同探讨如何在家中进行节能减排,并记录下具体措施。
-下节课开始前,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节能减排经验,互相学习、借鉴。
教学过程详细安排如下:
一、导入
1.展示我国近年来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2.简要回顾学生已学过的环境、资源、人口等地理知识,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
二、新课呈现
1.讲解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路径等。
2.以我国近年来在能源、交通、农业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
3.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并提出具体措施。
三、巩固练习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关于家乡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包括现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调查报告撰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修改建议。
四、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五、作业布置
1.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共同探讨如何在家中进行节能减排,并记录下具体措施。
2.下节课开始前,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节能减排经验,互相学习、借鉴。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路径等基本知识。他们能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识到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