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课程,年级:高一,班级:高一(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4月15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念,认识疫病与医学成就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增强学生的实证意识,通过史料分析,理解医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探讨医学成就的局限性,反思历史进程中的医学伦理问题。
4.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感受中华民族在疫病防控与医学发展方面的智慧与贡献。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疫病历史事件的梳理,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疫病的特征和影响。
2.医学成就的代表性事件及其意义,强调学生理解医学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难点:
1.疫病与医学成就的因果关系分析,学生需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疫病防控中的伦理问题探讨,涉及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学生理解难度较大。
解决办法:
1.通过历史图表和地图,直观展示疫病传播路径和影响范围,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
2.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医学成就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社会背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疫病防控中的伦理问题,提高文化理解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历史地图软件、电子白板。
2.课程平台:国家历史课程资源库、学校历史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历史图片库、视频资料库、在线历史论坛。
4.教学手段:历史故事讲解、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历史上重大疫病的视频片段,如黑死病、鼠疫等,引导学生思考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提出问题:历史上疫病的爆发有哪些特点?医学在疫病防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学生回答:简要总结学生回答,为后续新课讲授做铺垫。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疫病历史事件的梳理(5分钟)
-以时间顺序介绍历史上重大疫病,如黑死病、鼠疫、霍乱等。
-强调疫病爆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人口减少、经济衰退等。
2.医学成就的代表性事件及其意义(10分钟)
-介绍中国古代医学家如扁鹊、张仲景等,以及他们的医学成就。
-分析医学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如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促进科技进步等。
3.疫病防控中的伦理问题探讨(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疫病防控中的伦理问题,如隔离政策、疫苗接种等。
-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医学伦理观念的变化,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历史上有哪些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
2)医学在疫病防控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3)如何平衡公共卫生与个人隐私?
2.学生展示(5分钟)
-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历史上有哪些疫病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2.提问:医学在疫病防控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3.提问:如何平衡公共卫生与个人隐私?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历史上有哪些医学家对人类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提问:医学在疫病防控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4.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疫病与医学成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当今的疫情挑战,提高公共卫生意识。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中国古代医学史》:介绍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解张仲景、华佗等医学家的生平和贡献。
-《世界卫生史》:探讨世界历史上重大疫病的爆发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如黑死病、霍乱等。
-《现代医学发展简史》:分析现代医学的进步,包括疫苗的发明、抗生素的应用等。
-《公共卫生学》:介绍公共卫生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公共卫生策略。
2.拓展建议:
-阅读相关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上述拓展资源,以深入了解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历史与发展。
-观看纪录片:鼓励学生观看关于医学和公共卫生的纪录片,如《医学的故事》、《世纪的瘟疫》等,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增强学习效果。
-参与学校组织的讲座: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