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erUnit1课时1SectionA(1a~2d)(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StarterUnit1课时1SectionA(1a~2d)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星期二第3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通过对话和活动,学生将提高听说技能,增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英语进行基本的日常交流,同时增强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七年级(1)班的学生,这是他们接触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来自不同的背景,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英语,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对英语学习较为陌生,基础较弱。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英语字母和简单的词汇,但词汇量有限,语法知识较为简单。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听说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而阅读和写作能力则相对较好。在素质方面,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而部分学生则表现出一定的畏难情绪。
在行为习惯上,学生普遍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但在课堂参与度和自主学习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也有一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主动开口说英语。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在实际交流中的表现。
对于课程学习,学生的这些特点对教学提出了以下挑战: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此外,还需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促进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全面发展。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材,以便跟随课堂内容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与SectionA主题相关的视频片段,以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和理解。
3.实验器材:无实验器材需求。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确保每个小组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互动,并在黑板上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词汇和句型示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与SectionA主题相关的英语动画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问:“Whatcanyouseeinthevideo?Whatishappening?”引导学生观看并回答。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针对SectionA(1a~2d)的内容,教师采用PPT展示,逐一讲解。
3.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词汇:展示新单词,并给出例句,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句型:介绍常用的日常交际句型,并举例说明。
-语法:讲解简单句的构成和时态变化。
4.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例句,让学生跟读,强化发音和语调。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完成以下任务:
-词汇:将新单词填入句子中,使句子意思完整。
-句型:根据所给情境,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对话。
-语法:用所学的时态和语态完成句子。
2.各组派代表进行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点评和补充。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场景。
2.学生分组进行对话,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3.教师随机邀请学生上台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交流?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3.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给予指导。
教学双边互动,注重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紧扣实际学情,解决重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以下为具体的教学流程:
1.导入环节:播放动画片或视频,提问(5分钟)。
2.讲授新课:回顾上一节课内容,讲解新单词、句型和语法(15分钟)。
3.巩固练习:分组完成练习任务,展示并点评(10分钟)。
4.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场景,随机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