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12.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说课稿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12.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说课稿新人教版。本节教材通过介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组成和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健康饮食与营养摄入的关系。
3.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充满探索欲望。在化学学科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有一定的认识。然而,由于本节内容涉及人体健康和营养,学生可能对其中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在知识层面,学生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还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较强,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心理。
行为习惯上,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等问题。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影响,如影响课堂氛围、学习效果等。
针对以上学情,本节课将注重以下方面:
1.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受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实例,讲解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特定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营养物质的作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营养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2.网络资源:引入相关网站和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3.互动平台:利用在线平台,实现课堂互动和课后复习,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健康饮食的科普视频,引发学生对营养物质的关注。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吗?它们对身体健康有什么作用?”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讲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五大类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结合实例,分析不同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物质。
3.强调营养物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缺乏或过量摄入可能带来的危害。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富含各类营养物质的食物。
2.教师提问:“如何根据自身需求合理搭配膳食?”
3.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蛋白质有哪些生理功能?”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补充。
3.提问:“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哪些疾病?”
4.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食物?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教师总结并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通过合理膳食来预防疾病?”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3.强调科学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营养物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营养搭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八、课后作业(3分钟)
1.教师布置作业:“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合理的膳食食谱。”
2.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
1.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讲授新课:讲解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3.巩固练习:通过练习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4.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课堂互动性。
5.师生互动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
6.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强调科学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