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1课《辉煌成就》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
七年级下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
元《时代赞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的第一课《辉煌成就》。下面,我将
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
反思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辉煌成就》这一课在整个初中美术课程体系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位置。
它处于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综合?探索”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以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为主题,将美术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旨在让学生通
过欣赏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而《辉
煌成就》作为单元开篇之课,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反映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美术作
品,了解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多元化表现,为后续深入探究不同艺术形式和文
化内涵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更
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培养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材内容结构
教材内容编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直观的视觉呈现入手,精心展示了大
量具有代表性的建设成果图片、影像资料,涵盖建筑、工业、科技等多个领域,
让学生对辉煌成就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随后,教材通过对相关艺术作品的深入分
析,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美术语言去表现这些成就,如构图、色彩、线条、材
质等元素的运用。最后,安排实践创作环节,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
式表达对国家成就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力。这种由浅入
深、循序渐进的内容结构,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美术学习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
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对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元素有了初步认识,能够进行
简单的绘画创作和作品欣赏。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或多或少接触到一些关于国
家发展成就的信息,但这些认识较为零散、表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在审美能
力方面,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在艺术鉴赏上,
往往停留在对作品外观的喜爱,难以从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此外,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渴望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世界
的认知和感受,这为学习本节课提供了积极的心理基础。然而,他们在将内心感
受转化为具体艺术表达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维度: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知晓这些成就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全面掌握美术作品中表现辉煌成就的多种艺术手法,如构图、色彩运用、材
质选择等,并能准确运用美术语言对相关作品进行赏析。
能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至少一种艺术形式,创作一件以“辉煌成就”
为主题的作品,表达自己对国家发展成就的赞美之情,提升艺术创作能力和创新
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讨论、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
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运用不同的艺
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刻感受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自豪,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
化自信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
美,并用艺术的方式表达美。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全面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包括重大工程、科技创新成果、文化繁
荣现象等,引导学生从多维度感受国家发展的巨大变化。
深入掌握美术作品中表现辉煌成就的主要艺术手法,学会运用美术语言对相
关作品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难点
在艺术创作中,如何引导学生将对辉煌成就的情感体验转化为独特的艺术表
达,避免作品流于形式,使作品具有感染力和创新性。
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