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单元第2课《律动青春》教案设计 人教版2025美术七年级下册.pdf
文件大小:149.9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6.9千字
文档摘要

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律动青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多彩校园——动态与场景表现”聚焦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旨

在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创作展现校园中的活力与美好。《第2课律动青春》作为

单元中的重要一课,着重让学生捕捉和表现青春的动态之美。教材呈现了大量充

满青春活力的图片资料,涵盖校园运动会、文艺表演、社团活动等场景,这些图

片生动地展现了青少年在活动中的各种姿态和动作,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视觉参

考。

在绘画技法指导方面,教材详细讲解了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现动

态。例如,通过流畅且富有变化的线条来描绘人物的运动轨迹,利用不同形状的

组合塑造人物的身体结构和动作姿态,运用鲜明活泼的色彩烘托青春的热烈氛围。

同时,教材还引入了一些知名艺术家表现运动和活力的作品,如德加的《舞蹈

课》,让学生从大师的创作中汲取灵感,学习如何通过艺术手法将瞬间的动态转

化为永恒的画面,提升学生对动态表现的审美感知和艺术鉴赏能力。此外,教材

设置了实践活动环节,鼓励学生以校园生活为素材,进行动态场景的绘画创作,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并阐述不同动态所呈现的线条、形状和色彩特征,如奔跑

时身体形成的曲线、跳跃时肢体构成的三角形等。

熟练掌握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包括线条的疏密

变化表现动作的速度,形状的大小对比突出主体与陪衬,色彩的冷暖搭配营造氛

围等。

能够运用所学技法,创作一幅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生动展现青春律动的绘画

作品,作品中人物动态自然、富有活力,画面构图合理、色彩协调。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教材中的图片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动态

美的感知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分享对动态表现的理解和感受,锻炼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绘画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尝试和探索不同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

评价能力,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好瞬间,培养积极

向上的生活态度。

增强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

悦。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学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待

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能够准确分析和解

读教材中相关作品的表现手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绘画创作中生动地表现出青春的律动,使作品具有感

染力。

教学难点

如何在绘画作品中准确捕捉人物动态的瞬间特征,通过艺术手法将其转化为

富有生命力和艺术感的画面,避免人物动作的刻板和生硬。

如何引导学生在创作中融入自己对青春的独特理解和感受,使作品具有个性

和创新性,而不仅仅是对素材的简单模仿。

四、教学策略

情境创设法:通过播放校园活动的视频片段,如运动会上的百米冲刺、文艺

汇演中的舞蹈表演等,营造充满青春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青春

的律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直观演示法: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现场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

表现不同的人物动态,如跑步、跳绳、踢球等动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绘画过程

和表现技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教材中的作品和教师提

供的拓展素材,探讨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现动态。在绘画实践环节,鼓励学生以

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意构思和相互交流,分享创作思路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

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启发式提问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这

个动态中人物的身体线条有什么特点?”“怎样用色彩突出这个动作的活力?”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精心剪辑的校园生活视频,视频中包含学生们在运动会

上奋力奔跑、跳跃,在音乐社团中激情演奏,在舞蹈排练室中翩翩起舞等场景。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