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成就》教案设计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欣赏·评述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辉煌成就”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和意义。本课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美术的辉煌成就,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教材中选取了丰富多样的美术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领域,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壁画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和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思考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表达能力。此外,本课题的学习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美术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对于中国古代美术的了解还相对较少。这个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活跃,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往往更注重作品的表面形象和色彩,而对于作品的内涵和文化背景理解不够深入。同时,七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但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能还不够准确和流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美术在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领域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品。
2.掌握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如绘画中的线条运用、色彩搭配,雕塑的造型特点等。
3.学会运用美术术语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深入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中国古代美术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古代美术在不同领域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品。
2.掌握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感受中国古代美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2.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术语准确、深入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4.帮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和艺术见解。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中国古代美术的相关知识和信息。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
提问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图片、视频、文字介绍等资料。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绘画工具:如铅笔、彩笔、画纸等,用于学生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绘画、雕塑等美术成就的视频,如故宫、《清明上河图》、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2.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令你们印象深刻的画面?这些画面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3.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辉煌成就。
1.认真观看视频,被视频中的精彩画面所吸引。
2.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准备发言。
3.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同学们分享。
评价任务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发言情况,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积极思考问题,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