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2.2建构分子模型(2)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子的模型;
2、知道分子性质与结构和种类有关;
3、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知道分子和原子都是可以构成物质的;
一、知识点梳理:
1、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构成,因为这种方式更形象直观。
2、物质通常是由构成的,但也有些物质是由直接构成的。
3、构成物质微粒:
(1)氧气是由构成的;氮气是由构成的;氢气是由构成的;
(2)水是由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
(3)二氧化硫是由构成的;甲烷是由构成的;
(4)石墨是由构成的;金属是原子构成的,所以铁是由构成的;
4、不同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5、分子的微观构成:
(1)1个氧分子是由构成的;
(2)1个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3)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4)1个甲烷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的构成不同B.密度不同
C.生成它们的反应条件不同D.用途不同
例题2、瓶中一氧化碳气体的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
A.B.C.D.
例题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A.?大小不同??????B.?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
C.?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D.?能否直接构成物质
例题4、下列物质:①氧化镁;②空气;③高锰酸钾④河水;⑤二氧化碳;⑥氧气。其中含有氧分子的有()
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⑥C.②④⑥D.①④⑤
例题5、化学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
(1)氧气和液氧都是由??????(填具体粒子的名称)构成的。
(2)氧气可压缩为液氧储存于钢瓶中,说明??????。
(3)空气中的氧气无处不在,是??????的结果。
(4)氧气与碳发生化学反应时,没有改变的两种粒子是??????。
三、课后练习:
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D.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2、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微粒有大小 B.微粒有质量C.微粒间有间隔D.微粒不运动
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4、如图是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该图说明了()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
D.该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再分
5、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汞是由汞分子构成的
B.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
C.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
D.这一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6、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个水分子”所表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