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黄金卷01(苏州专用)-【赢在中考·黄金预测卷】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1.28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2万字
文档摘要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苏州通用)

黄金卷01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30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一部分(20分)

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题目。

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的刺绣艺术的总称,位列四大名绣之首。它发源于江南水乡,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与水乡生活气息,承(zài)______了江南的温婉柔美。如果说中国画是纸面上的艺术,那么苏绣就是布帛上的艺术。它以针为牵引,有着“平、顺、和、柔、匀、光”的特点。苏绣具有深邃的文化价值,作为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历来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表现山水、花鸟、动物还是人物,精湛的苏绣技艺都能使之达到栩栩如生的境界。也正因如此,苏绣才被世界各国人民赞誉为“东方的明珠”。

杏花春雨的江南,满贮诗意,是无数中国文人的精神故乡。“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江南文化,则以其超越功利的审美气质与诗性精神,蕴籍和催生了历代文人无穷的想象空间与巨大的创造潜能。如果说江南是一顶冠(miǎn)______,那苏州就是这顶王冠上最艳丽的明珠。苏州的江南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①_______(A.人杰地灵??B.博大精深)。走进苏州即能领略江南的人文气息,还可②____(A.品味B.品位)这一方山水千年不绝的诗意韵致,不啻是一次精神世界的回乡之旅。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承(zài)????②精湛③栩栩如生???④冠(miǎn)

(2)上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①改为??②改为

(3)为语段中①②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上。(2分)

【答案】(1)载zhànxǔ冕

(2)籍藉即既

(3)①A??②A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承zài(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②精湛(zhàn):精熟深通,某样技艺十分熟练。

③栩(xǔ)栩如生:生动活泼的样子。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④冠miǎn(冕):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

(2)本题考查字形。

蕴籍——蕴藉:(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即——既:连词。跟“且”“又”“也”“还”配合,连接并列的动词、形容词或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3)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①空:人杰地灵:人物俊杰,地方灵秀。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结合此处的句子“苏州的江南文化不仅历史悠久”可知,这里描述的对象是“苏州”,体现的是苏州这个地方是个名胜之区,此处应选:人杰地灵,故选A。

第②空:品味:尝试滋味,仔细体会。

品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结合此处的句子“这一方山水千年不绝的诗意韵致”可知,此处应用动词,表达的意思是体会苏州的诗意韵致,故此处应选:品味,故选A。

2.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8分)

古诗文是文化的火种,点亮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瞬间。“芳草鲜美,(1)”(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明艳,“忽如一夜春风来,(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奇丽,“苔痕上阶绿,(3)”(刘禹锡《陋室铭》)的清幽,让我们领略到人间美景;而“(4),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让我们体会到友情的真挚;“(5),”(杜甫《春望》)让我们懂得感时伤别的家国情怀;“(6),”(王安石《登飞来峰》)启发我们不畏险阻,坚定信念。

【答案】落英缤纷千树万树梨花开草色入帘青我寄愁心与明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缤纷、梨、帘、愁、溅、遮、自”等字的正确书写。

3.读下面的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完成题目。(4分)

(1)为图1或者图2拟写一个能揭示寓意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选择图(________),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