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浙江专用)
黄金卷03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卷面书写(3分)
根据相关内容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5分)
“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恪守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之美德,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待人接物应度量宽厚,如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严,责人轻,气度雍容。”梁启超的这段演讲紧扣时代脉bó(),激励了无数后人前pū()后继地为理想而奋斗。我们也要积极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正确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争做自立自强、勤学奋进的新时代中学生。
(1)请为开场白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3分)
①一曝十寒(A.pùB.bào)②脉bó③前pū后继
(2)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答案】(1)A搏仆
(2)“积极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正确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交换位置。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字形。
一曝十寒:yīpùshíhán,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故选A。
脉搏:màibó,心脏收缩时,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
前仆后继:qiánpūhòujì,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2)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该句语序不当,先“理解”再“弘扬”。故将“积极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正确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交换位置。
二、选择题
2.“应时而食为至美”,请根据生活经验,选出下列节气与美食搭配不符合“应时而食”的一项是()(2分)
A.立夏吃鸡蛋B.端午吃粽子
C.清明吃青团D.冬至吃腊八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作答此题,可根据各个节气、节日的传统习俗,分析对应的美食是否符合“应时而食”。
A.立夏时节有吃鸡蛋的习俗。在传统观念里,立夏后天气逐渐炎热,人们容易感到身体疲乏、食欲减退,而鸡蛋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有助于增强体质,抵御暑热,所以立夏吃鸡蛋符合“应时而食”;
B.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粽子一般用糯米等食材制作,还会加入红枣、豆沙、咸蛋黄等馅料。端午时节,新米等食材逐渐上市,适合制作粽子。而且粽子的制作和食用与纪念屈原等历史文化传说相关,是端午节特有的美食,符合“应时而食”;
C.清明前后,艾草生长旺盛,此时用新鲜艾草制作青团,口感和营养都很好。青团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入艾草汁等制成,是清明时节的时令美食,符合“应时而食”;
D.腊八粥通常是在腊八节食用,腊八节一般在农历腊月初八,并非冬至。冬至的传统美食有饺子、汤圆等。所以冬至吃腊八粥不符合“应时而食”;
故选D。
三、名句名篇默写
3.根据段落的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5分)
古迹示留存,诗文意塑魂。在“诗词——最美的遇见”活动中,同学们品味出不同韵味的美。儒家经典《孟子》中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仁义道德之美;东晋陶渊明《饮酒》的“,悠然见南山”是怡然自得之美;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的“,窥谷忘反”是淡泊释怀之美;李白《渡荆门送别》的“,”是雄浑开阔之美。
【答案】贫贱不能移采菊东篱下经纶世务者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贫贱、篱、经纶、荒”等字词容易写错。
四、语言表达
4.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请你用下列词语,组成一副对联。(2分)
揽月民族魂腾龙中华志四海九天
上联:
下联:
【答案】九天揽月中华志四海腾龙民族魂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讲究对仗、平仄、意义对称,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四海”是名词,指世界各地。“九天”是名词,古指天的最高处。二者相对。
“腾龙”是动宾结构,“腾”是动词,“龙”是名词,表示如龙般飞腾。
“揽月”是动宾结构,“揽”是动词,“月”是名词,表示摘下月亮,象征着追求和探索。二者相对。
“民族魂”是名词,指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中华志”是名词,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