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河南专用)
黄金卷07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本题4分)同学们探究龙为什么称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古人对龙的崇拜,(源缘)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秘力量的追求。在他们看来,龙是掌管天地万物的神灵,拥有呼风唤雨、翻江倒海的能力。因此,他们将龙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它的敬仰和祈求。无论是庄严的祭祀仪式,还是精美的龙纹图案,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密秘)力量的敬畏。
龙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不仅是因为它独特的外形和古人对其的崇拜,更是因为它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和崇高精神。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辉煌前景。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龙都是一种永恒的图腾和精神的象征。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wèi????qǐ????huī B.wèi????qí????huī
C.weì????qǐ????huī D.wèi????qí????hīu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汉字。
(源缘)于
神(密秘)
【答案】(1)B
(2)源秘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敬畏(jìngwèi):既敬重又害怕;
祈求(qíqiú):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辉煌(huīhuáng):有光辉灿烂,也形容成绩等显著、卓著;
故选B。
(2)本题考查字形。
源于(yuányú):来源于,指事物的起源、发生。
神秘(shénmì):表示难以捉摸,高深莫测。
2.(本题8分)【古诗吟唱游】诵读国学经典,开启智慧人生。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诵读语气
经典名句
平缓柔和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①,草色入帘青”生动地描述出陋室幽雅的景色;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乱花渐欲迷人眼,②”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勃勃生机。
慷慨激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安得广厦千万间,③”直抒胸臆,表现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④,⑤。可怜白发生”表达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及报国无门的痛苦悲愤。
低沉悲伤
杜牧在《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⑥”表现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担忧;杜甫在《春望》中用“⑦,⑧”刻画出诗人满头白发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憔悴不堪的情状。
【答案】苔痕上阶绿浅草才能没马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隔江犹唱后庭花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苔、没、庇、俱、却、生、身、犹、搔、浑、簪”等字词容易写错。
3.(本题2分)小文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原文化的资料,请你选出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时代标志的儒道墨法等诸子思想,也正是在研究总结三代文明的基础上而生成于河南的。
①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河图洛书”等神话传说
②到对早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考古发据,河南省有大量遗址遗物
③无论是口口相传的史前文明,还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文明肇造,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④夏、商、周三代,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根源,同样发端于河南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③句中的“这一点”指的是空白处前句“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地位”,是首句。根据“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河图洛书”是远古神话,时间最早。可知①放在③后面;然后句①中“从……”到句②“到……”的句式可知②在①后面;最后句④“同样发端于河南”中“同样”二字告诉我们照应前一句②“河南省有大量遗址遗物”。故后三句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