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6议论文、说明文阅读(第03期)(带答案) .pdf
文件大小:11.82 M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3.73万字
文档摘要

专题16议论文、说明文阅读

(2024-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党的二十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就为我们新时

代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

能人才,迅速发展、壮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已成为我国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重要任务。因此,

我们应_。

②究竟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所谓“尖”,即在从事的领域,有开阔的学术视野、高水平的业务素养

和技能,能够占据前沿领军地位;所谓“新”,是指能够创造新知识、开拓新领域、发明新技术。这样的人才,

能够在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向上发挥关键作用,服务国家重战略的需要。

③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还必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要以时代、国家需要为己任,勇于

担当。正如七十多年前,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以国家利益为先,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

条件,回到祖国,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贡献。正

是这样一批具有高尚爱国情怀、强烈担当意识的顶尖人才,勇敢地担起了强国的时代重任,在国家发展和

建设中发挥了巨作用。新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也应该像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那样肩负起国家和时

代使命。

④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明确自主创新这一培养方向。当今世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已成为国际竞

争的核心。自主创新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量自主知识产权,

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才能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我国自主开展的5G技术

研究,从标准引领到应用规模化发展,从技术突破到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一直处于

国际领先地位。这项研究已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基础,在国际上赢得了机遇和发展空间,取得了巨的

社会、经济效益,证实了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还要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我国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培养机制,以培养拔尖创

新人才为重心,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了让更多从事基

础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我国还积极推行“强基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

划”。这一系列措施,致力于培养造就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以形成各领域、各行业的人才梯

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聚焦国家战略需

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

远发展计。

1.根据全文,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段引用党的二十报告,意在引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国家战略需求的意义。

B.第③段举钱学森、邓稼先的例子,论证了拔尖创新人才要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C.第④段我国自主研发5G技术的例子,证明了继承前人成果对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D.第⑤段提到的”中学生英才计划”,是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系列措施之一。

3.阅读文章,写出第②?⑤段的论证过程。

【答案】1.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C3.示例:第②-⑤段以层进式论证结构展开,首先在②段

提出并具体阐释何为“拔尖创新人才”,第③段紧接着用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举钱学森等人的例子,说明作

为拔尖创新人才还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第④-⑤段继续进行举例论证,通过我国自主研发

5G技术的例子,进一步论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即要明确自主创新这一培养方向,还要建立有效的

培养机制。

【解析】1.本题考查补写。

第①段引用党的二十报告中的话,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引出培养“拔

尖创新人才〃的话题;接下来②③段解释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具有怎样的特点;第④⑤段谈

怎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第⑥段总结全文,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计。据此可知,

第①段结尾处应该填本文的中心论点,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