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班级开展“问”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
(一)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任务。
我们头顶的星空既美丽又神秘。人类从<1湛()生起,就对它充满好奇,产生种种遐想,并用有限
的想象力编织出许多神话故事,如“夸父追日””,等等。如果说这些古代神话满足
了人类精神上的需求,那么古代文学的meng()生,则是人类有意识地观察自然、观测宇宙,以满
足生产生活之需的结果。为了耕种,甲;为了出行,乙;为了起居和休息,丙。这些
都与日月星辰()的象变化有关。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诗人屈原就发出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问……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19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在横线处补写两个符合语境的神话故事名称。
(3)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语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们必须辨别方向②人们需要了解季节和气候③人们需要掌握时间
A.③②①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
(4)写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
(二)
小宇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一本名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图书,这是清光绪年间(1901年)的一本识
字课本,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o书中对于“”的解释引起了小宇的兴趣,小宇想制作一期板报,
用“说文解字”“不同释义”“文表转换”“文化探源”四个板块展现探究的收获,请你帮他完成具体的
任务。
【说文解字】
2.根据小宇提供的汉字演变图片和《说文解字》的解释,请你探究“”的造字方法并写出依据。
甲骨文篆文隶书楷书
S页
,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说文解字-一部》
【不同释义】
3.《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和《新华字典》对于“大”字的解释差别很大,小宇列出了两种释义,请你写
一段话简要说明二者的不同。
至高无上曰。
,积气也。气包乎地。近地者气浓,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
离地愈远则愈薄。以风雨表测之,高千尺,
—《新华字典》
气轻三十之一;高万有六百尺,轻三之一;
高万八千尺,轻二之一;高至二百余里而
气尽,气尽则空,故曰空。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文表转换】
4.小宇将《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对“”字的解释转换为图表,请你帮助他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字的解释
局度稀薄程度
一千尺约333米轻三十之一
万有六百尺约3533米①
②______约6000米轻二之一
二百余里约100000米③
【文化探源】
5.由“至高无上曰”,小宇联想到《少年中国说》。请你结合他摘录的内容,谈谈梁启超对中国少年的期
望以及“我中国少年”之责任与使命。
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6.在进行文化探源时,小宇发现“”还经常出现于古诗文中,他拟写了一段文字作为结束语,请你在横
线处补写相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