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中国近代史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外联系: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②一
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迅
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③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
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背景;开始
标志;代表
人物;代表
人物;代表
人物;内容;意义;“新”
的表
现;启示;考点2;导火线;过
程;过
程;性
质;影
响;五
四
精
神;考点3;概况;概况;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
中共
一大
召开;标志:
中共
一大
召开;意义;3.中共二大的召开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京汉
铁路
工人
大罢
工;;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下面两幅图片之间的联系;;事件;相同点;事件;2.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
解释】;项目;3.对比中西方近代化历程【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唯物史观】;1.(2023河南,10)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仅靠移植西方政
治制度难以挽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
蒙。基于这一认识(D);2.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
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
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C);3.下列建筑共同见证了(A);4.时任美国在华公使的芮恩施这样评价五四运动:
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一种令人鼓舞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
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芮恩施的观点表明
五四运动(A);强化练习;;2.1902年前后,梁启超大量撰文,号召开展国民性改造运动,培养“新
民”。此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吸收了该思想,认为“造因之道,首
在树人”,只有培养没有劣根性的新青年才能救中国。据此可以推断梁启超
的主张(B);3.(2023广东)1917年成立的“国语统一筹备会”主张儿童教育使用白话
文,之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编写的教科书等均??用白话文。这种做法
(D);4.(2024洛阳二模)在《新青年》的有力推动下,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
刊物纷纷出版;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也纷纷提出。这些史
实体现了新文化运动(A);6.(2024周口一模)五四运动一开始,革命群众就提出了“外争主权,内
除国贼”的政治口号;同时,还提出了“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抵制日货、取
消二十一条”等具体的战斗口号。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7.(2024许昌二模)下面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B);8.(2024郑州二模)1919年,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选登了
《共产党宣言》部分内容,后李大钊又在北京大学开设“唯物史观”“社会
主义的将来”等课程。这主要是为了(C);9.(2024开封一模)下列关键词中能够形容下图所示会议的是(A);10.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二大宣言就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
革命中的最大要素。”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11.(2024周口二模)(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据材料,概括陈独秀个人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2.(2024许昌一模)下表言论反映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