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9/NUMPAGES9
题型08金属、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内容概览题型综述
内容概览
题型综述
解题攻略
攻略01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攻略02金属与溶液反应(或固体)质量的变化
攻略0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所得滤渣、滤液成分的判断
攻略04酸碱稀释、中和反应坐标曲线分析
攻略05粗盐提纯
攻略06有关复分解反应的数字化实验
中考练场
有关金属、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一直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其中涉及反应的坐标曲线、反应后的物质成分和质量变化以及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之一——粗盐提纯等则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常见的题型有金属与酸反应的坐标曲线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所得滤渣、滤液成分的判断,酸碱稀释、中和反应坐标曲线分析,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操作等。解题的根本点在于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
攻略01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典例剖析】
【例1-1】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a段时没有反应发生
B.b点时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a~c段时试管中溶液质量减少
D.d点时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例1-2】小李在实验过程中,将等质量的锌、铁放入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中,绘制出生成氢气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提分秘籍】
1.横坐标为不同物理量时的图像分析(以锌、铁两种金属与盐酸反应为例)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
①等质量的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酸反应,金属被消耗完时,化合价相同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的,产生的氢气越多,曲线的拐点越高,金属越活泼曲线越陡;
②若酸少量,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横坐标表示金属质量
等质量的金属分别和少量同体积、同浓度的酸反应时,化合价相同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的,生成的氢气越多,曲线越陡;金属过量时,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曲线拐点相平
横坐标表示酸的质量
向等质量的不同金属中分别加浓度相同的盐酸至过量,金属反应完之前,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产生氢气的质量也就相等,曲线重合;酸过量时,化合价相同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产生的氢气多,曲线拐点在上方
2.解题方法
(1)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产生氢气的多少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单位时间内产生氢气多即反应速率快,则该金属活动性强(即金属越活泼曲线越陡)。
(2)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公式:m(H2)=m(金属)×nR,其中n表示生成物中金属元素化合价的数值,R表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方便记忆,我们将nR称为金属的价量比(“价”指化合价,“量”指相对原子质量),m(H2)=
【变式演练】
【变式1-1】(2024·黑龙江绥化)下列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与其对应表述正确的是()
A.分别向等质量的锌、铁中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B.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将足量锌粉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
【变式1-2】(2024·四川德阳)室温时,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质量相同的一块镁片和一块锌片分别与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如图甲,压强传感器测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压强变化推测两个反应都有热量放出
B.曲线①的压强上升比曲线②高,说明①产生H2总量更多
C.曲线②是Mg与稀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
D.反应结束后Zn一定有剩余
攻略02金属与溶液反应(或固体)质量的变化
【典例剖析】
【例2-1】(2024河南)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镁、铝分别放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的两溶液质量仍相等,则反应的镁与铝的质量比为。
【例2-2】将15gCu和Zn的金属混合物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进行过滤,得到2g固体(滤渣,不含结晶化合物)和200g滤液,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
A.6.5% B.13.9%
C.15.1% D.16.1%
【提分秘籍】
金属+酸
金属+金属化合物溶液
金属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生成氢气,
溶液的溶质由酸变为金属化合物,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后溶液溶质质量的增减,根据方程式计算
【变式演练】
【变式2-1】(2024河南)镁与某金属的混合物共mg,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共2mg。则该金属(括号内为生成的氧化物)可能是
A.Be(BeO)B.Cu(CuO)C.Al(Al2O3)D.Fe(Fe3O4)
攻略0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所得滤渣、滤液成分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