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NUMPAGES
重难点02地球运动
目录
TOC\o1-4\n\h\u命题趋势解读
核心知识脉络
命题点技巧点拨
重点01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判读
重点02晨昏线及时间差异判读
重点03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重点04正午太阳高度及物体影子变化
重点05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突破检测:(真题+新考法)
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跳转到对应内容
三年考情分析
2025考向预测
2024青海卷T3-5:借助诗词卡片及地球公转示意图考察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及读图能力
2024江苏镇江卷T16-20:利用农业耕作景观图及二十四节气考察考察昼夜长短的变化2024山东淄博卷T1-3:利用地球光照示意图考察方向、昼夜长短及晨昏线
2023江苏盐城卷T1:利用中国与中亚位置示意图考察时间差异
2023山东德州卷T1:长江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考察区时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022江苏淮安卷T1:北京冬奥会开幕,考察北京与东京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及昼夜长短情况
2022辽宁鞍山卷T31: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
考点预测:①考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②结合生活实际,比如利用太阳位置判断方向,判断房屋、山坡的向阳面。考察房屋楼间距与不同季节楼房影子的关系。
③预计2025年中考将继续强调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和主干考点,如日期判读、昼夜及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等。
④利用太阳高度角大小和昼夜长短变化对气温的影响来解释某些区域的气候特点
⑤南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时间及选择的理由
考法预测:地球运动的相关试题的考查形式逐渐从传统的抽象几何图形转向生活情境。例如试题可能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生活背景来考察学生如何应对地球运动的知识。
试题类型有选择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
重点01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判读
判读依据
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中,地球按(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公转,节气按照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顺序。
解题技巧
一定要熟记二分二至日的时间,再看某一时间点位于二分二至日的哪一时段内,据此确定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
如教师节(9月10日)介于春夏至(6月21日)和秋分(9月23日)之间,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乙位置。
重点02晨昏线及时间差异判读
晨昏线判读
判读技巧
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黑夜变为白昼的界限(甲图中的AB)
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白昼变为黑夜的界限(甲图中的CD)
时间差异
东早西晚: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
1求差——“同减异加”
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2求时间——“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3日界线及日期变更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过自然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
口诀记忆
过日界线(国际日界线)时间变,掌握要领并不难。两侧钟点一个样,只是日期差一天;
向东过线减一天,向西过线加一天
4日出早晚判断
季节判断
如果日出早于6点通常是北半球的夏季,如果晚于6点,通常是北半球的冬季
经度判断
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纬度判断
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日出越早;纬度越低,昼越短,日出越晚
重点03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总结:
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太阳折射点向北移动
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昼夜长短情况(以北半球为例)
①太阳直射赤道(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③太阳直射北半球(春分—夏至—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南半球(秋分—冬至—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
口诀记忆
昼夜长短八字决:点北北长,点南南长。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时间越长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白昼时间越短
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以北半球为例)
①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