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1.82 M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6.84千字
文档摘要

试卷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55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55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风能、水能、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手机芯片采用超导体制成

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聚变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相互排斥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正电荷发生了转移

D.热机在压缩冲程中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3.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这个实验能探究的是(???)

A.决定音调的因素 B.决定响度的因素

C.声音产生的原因 D.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4.在学习《两种电荷》时老师带来了自制教具“静电章鱼”,他将塑料袋剪成细丝,其中一头扎紧,让一个同学用化纤毛巾朝一个方向摩擦塑料袋,他自己则用化纤毛巾来回摩擦塑料管后,让同学将细丝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塑料管靠近,细丝在空中炸开像一只章鱼在空中飞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巾摩擦后的细丝在空中炸开是因为带上了异种电荷

B.摩擦后细丝和塑料管带上异种电荷

C.此实验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D.摩擦过程中塑料管得到电子带上了正电荷

5.关于压力和压强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就是重力,所以物体越重,压力越大

B.压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总是竖直向下的

C.压强就是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

D.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6.如图所示,快递小哥为了把较重的货物装入运输车,用同样的器材设计了甲、乙两种方式提升货物。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高度,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方式可以省力

B.乙方式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乙方式可以省力

D.甲方式可以省功

7.如图为正在水中向下运动的苹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苹果受到的浮力与苹果对水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越往深处,苹果受到的浮力越大

D.说明苹果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8.放在通电螺线管旁边的通电导线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表示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表示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下列选项中,通电导线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9.用带指示灯的开关控制阳台的电灯;闭合开关,两灯都亮;断开开关,两灯都灭。使用过程中发现:指示灯因断路不亮,电灯照常发亮。下列连接方式符合上述现象的是()

A. B.

C. D.

10.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质量相等的盐水和清水,小明先用盐水浸泡草莓,然后放入清水中清洗,草莓在盐水和清水中的浮沉情况如图所示(草莓由盐水到清水带走的盐水和草莓质量、体积的变化均忽略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草莓a的密度小于草莓b的密度

②草莓c在盐水和清水中受浮力相等

③两容器中有草莓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

④两容器中有草莓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A.①③ B.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11.(1)根据图中给出的两条光线,画出其经过凹透镜后的光路;

(2)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同学患的是眼,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

12.如图所示,小车顶上用不可伸缩的细绳系着一个小球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小球的惯性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图中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三、填空题

13.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线段(选填“OA”、“AB”或“OB”)表示力F的力臂。

14.用一个2.5L的瓶子装满食用调和油,油的质量为2kg,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约为kg/m3;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来装水,则最多可装水的质量油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15.如图甲所示,用20N的水平拉力拉着质量为5kg的铝块在水平地面上运动,铝块运动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并有44%被铝块吸收,则铝块在10s内的温度升高℃。[铝的比热容为c铝=0.88×103J/(kg℃)]

四、计算题

16.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