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篮球(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教材分析
篮球(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本节课以篮球基本技术和规则为主线,引导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要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教材,符合学生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精神,通过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挑战意识。学生将学会遵守体育规则,尊重对手,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增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①正确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如运球、传球、投篮等;②理解篮球比赛规则,包括场地、时间、违例等基本概念;③培养学生在团队配合中的位置感和战术意识。
2.教学难点,①篮球基本技术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如运球时的手眼协调、传球时的力量和方向控制;②在对抗中保持动作的稳定性,尤其是在防守和进攻转换时的快速反应;③理解并运用战术配合,包括进攻和防守中的团队协作与策略安排。解决这些难点需要通过反复练习、示范讲解和比赛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和战术意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视频和图片,详细讲解篮球基本技术和规则,使学生初步了解篮球运动。
2.演示法:教师示范标准动作,让学生直观学习,同时纠正动作错误。
3.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和技能熟练度。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运用PPT展示篮球技术和比赛规则,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兴趣。
2.现场教学:在篮球场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
3.游戏化教学:通过篮球游戏,激发学生的竞技精神和运动热情,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篮球吗?有没有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时候?”
展示一些精彩的篮球比赛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篮球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篮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如团队合作、竞技精神等,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篮球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篮球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规则。
过程:
讲解篮球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部分,如篮球场、篮球、球员等。
详细介绍篮球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篮球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篮球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篮球比赛案例进行分析,如NBA总决赛、奥运会篮球比赛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篮球的竞技性和观赏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从篮球中汲取正能量。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篮球技术或战术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运球技巧、防守策略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篮球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篮球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篮球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篮球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竞技精神等方面的价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一次篮球比赛,记录下比赛的精彩瞬间,并分析比赛的战术运用。
7.课堂实践(10分钟)
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学生的篮球技能。
过程: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篮球练习,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提高练习效果。
8.课堂总结(5分钟)
目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篮球素养。
过程: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篮球,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技术技能掌握: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如运球、传球、投篮等,提高了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