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二中高二体育男生1000长跑测验说课稿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男生1000米长跑测验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二年级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8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确保学生在1000米长跑过程中能够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包括身体放松、步频均匀、呼吸节奏等。
②培养学生合理的分配体力,能够在整个跑程中保持稳定的速度,避免过度消耗体力。
③通过技术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起跑技巧,提高起跑速度和稳定性。
2.教学难点,
①学生在长跑过程中容易出现呼吸不畅、体力不支等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呼吸和节奏。
②针对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如何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测验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③在测验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在面对压力和疲劳时保持冷静,完成全程跑。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运动场、跑道、秒表、计时器、音响设备
-课程平台: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长跑训练视频、在线体育教学平台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跑步技巧演示视频、互动式教学软件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设计预习问题:围绕“长跑技巧与呼吸节奏”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如何提高长跑时的耐力?”“如何正确调整呼吸?”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长跑技巧和呼吸节奏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如“我发现自己跑步时容易岔气,如何避免?”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长跑技巧和呼吸节奏,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长跑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引出“男生1000米长跑测验”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长跑的基本技巧,如起跑、途中跑、冲刺等,并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长跑经验,共同探讨提高长跑成绩的方法。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如“如何避免跑步时受伤?”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学习他人的技巧。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长跑技巧。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长跑技巧。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长跑技巧,掌握提高长跑成绩的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男生1000米长跑测验”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模拟1000米长跑,记录自己的速度和感受。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长跑相关的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如观看专业长跑训练视频。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长跑技巧和呼吸节奏的知识点。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知识点梳理
1.长跑基本概念
-长跑的定义:长跑是一种耐力性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在较长的距离内保持稳定的速度和节奏。
-长跑的特点:距离长、时间久、强度大、技术要求高。
2.长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