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地理限时训练试卷
姓名:班级:总分:
2023年10月2日,国家天文台发布消息,近期科研人员利用“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了76颗偶发脉冲星。“中国天眼”探测范围可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图为“生命宜居带”图形(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2.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内,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生长状况 B.大气成分 C.温度条件 D.行星体积
3.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0.5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可能是()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火星
2022年10月19日12时35分,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Ⅰ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 B.Ⅲ圈层空间分布不连续
C.Ⅱ圈层是地核 D.Ⅳ圈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
2022年4月26日,湖北省恩施州一工地施工人员在1200m高山上的石块中发现了震旦角石。震旦角石外形似竹笋,属无脊椎软体动物,距今或超4.4亿年。在“竹笋”的根部,是角石的软体部分,但软体易腐烂难形成化石,专家据其现生的亲戚鹦鹉螺推测,它有一对大眼睛,还有一堆触手。下图示意震旦角石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推测震旦角石生活的环境是()
A.茂密的森林 B.连绵的山脉 C.温暖的浅海 D.湿冷的沼泽
7.与震旦角石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生物最可能是()
A.蓝细菌 B.三叶虫 C.裸子植物 D.哺乳动物
7月,教室空调制冷效果明显,李老师下课时打开教室门,面部和腿部感受到的气流差异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李老师感觉到的气流特点表现为()
A.面部气流较凉,流向室外;腿部气流较热,流向室内
B.面部气流较凉,流向室内;腿部气流较热,流向室外
C.面部气流较热,流向室外;腿部气流较凉,流向室内
D.面部气流较热,流向室内;腿部气流较凉,流向室外
深积云是由空气强烈上升和下沉运动组成的复杂云体,水汽较为充沛,条件合适时可触发阵性降水。大气气溶胶指悬浮在大气中的液态或固态粒子,沙尘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热效应能促进深积云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沙尘气溶胶能加热深积云促使其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因为()
①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增强 ②大气向上的长波辐射增强
③凝结核增加促使水汽凝结 ④大气对短波辐射反射增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沙尘气溶胶通过该机制增大降水量较常见于()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绘的25°N附近某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指向标,同学们测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甲为河流支流。完成下面小题。
该图的指向标大致是()
A. B. C. D.
12.图中甲支流()
A.由东南流向西北 B.由东北流向西南
C.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西南流向东北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与周围郊区平均气温的差值,受人为热源排放、湿度等因素影响。下图为2007-2017年我国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地区的主要城市夜间地表热岛强度逐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折线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是()
A.东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北地区 B.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东南地区
C.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南地区 D.东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14.①地区相较与其他地区城市夜间地表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相对较小的原因()
A.植被覆盖差 B.气候较暖湿 C.科技水平高 D.能源消费少
图示意某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5.与上海相比,此时乌鲁木齐()
A.风速较大 B.气温较高 C.风速较小 D.气压较低
16.下列城市中,风向为偏南风的是()
A.乌鲁木齐 B.上海 C.贵阳 D.福州
2025届高三地理限时训练试卷
【答案】1.D2.C3.A
解析:1.由材料可知,该望远镜探测范围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