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这个观点叫融合遗传。;任务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传粉和受粉,
自然状态下,一般是;
2.具有易于区分的;
3.豌豆花,易于。;;(1)两性花;雌雄同株异花;菠菜、大麻、铁树,樱桃、银杏,猕猴桃、杨、柳等;传粉;雌蕊子房;二、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人工异花传粉;三、性状和相对性状;三、性状和相对性状;思考:下面哪些是相对性状?;符号;;;子二代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任务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测交后代;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观察实验
提出问题;1.实验原理
2.实验目的:
3.方法步骤:
4.实验记录结果:
5.实验结果及结论:;任务五、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任务五、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任务五、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彩球必须相等?;;2.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DD的合子死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还是3:1吗?是多少?;4.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①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显性的。
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当。
⑤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活动:阅读教材第7页完成下列问题
1.分离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思考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概念;2.适用范围;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使用了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
假说——演绎的方法错误的解析是()
A.演绎推理的作用是为了把微观假说内容提升到宏观方面证明
B.演绎推理是指根据假说内容推出测交的理论结果
C.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属于假说
D.演绎过程是从个别现象推理到一般规律;方式;方式;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水稻的非糯性(由遗传因子A控制)和糯性(由遗传因子a控制)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纯种的非糯性和糯性水稻若干,请分别用自交法、测交法和花粉鉴定法(已知碘液可将非糯性花粉和糯性花粉分别染成蓝黑色和橙红色)验证分离定律。;水稻的非糯性(由遗传因子A控制)和糯性(由遗传因子a控制)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纯种的非糯性和糯性水稻若干,请分别用自交法、测交法和花粉鉴定法(已知碘液可将非糯性花粉和糯性花粉分别染成蓝黑色和橙红色)验证分离定律。;;判断纯合子,杂合子的方法;分离定律的应用;2.医学实践;1.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1都表现为显性性状,F1的自交后代却出现了性状分离。据此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2)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
A.1/2B.1/4C.1/8D.1/6;课后习题;课后习题;课后习题;习题检测;课后习题;课后习题;课堂总结;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