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山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学唱四川民歌《放牛山歌》。《放牛山歌》是一首节奏活泼旋律明快、单乐段分节歌曲。歌曲旋律高亢、委婉,起伏跌宕,也是一首表现山区人民勤劳朴实性格的山歌体裁歌曲。具有民族特色的衬词展现了四川民歌特点。
学情分析
对于中段的学生来说当代的音乐作品对于他们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然而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下创造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小学音乐教学有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对近代、现代优秀作品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能较完整地用地方语言演唱《放牛山歌》,表达四川牧童欢乐、愉悦劳动的心情。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山歌。
(2)通过聆听和演唱,能够感受四川民歌浓郁的高亢、嘹亮的风格特点。
(3)初步掌握八分音符的时值。
3、过程与方法:运用体验、探究《放牛山歌》,感受四川的山歌魅力(衬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用高亢、嘹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放牛山歌》。
2、第三乐句中“XXX”节奏型的掌握。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比较法、合作式、竞赛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12345-151554321-
同学们好你好你好老师你好
二、复习歌曲《草原上》
教师:同学们通过这首优美抒情的歌曲,我们仿佛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蓝蓝天天、青青的草,多美!接下来老师还要请你们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听的时候想想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歌词里唱的小朋友正在干吗?
三、新歌学习:
1、你们可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四川)
2、初听教学磁带范唱,听后回答老师问题
师:你能用简单的动作表达一下吗?
接题,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四川儿歌《放牛山歌》
3、再次聆听范唱,学生听后回答: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师:你们会不会将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
4、教师带领学生齐读歌词(带着节奏读)
5、跟着范唱清唱歌词
教师指导:《放牛山歌》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和喜悦的心情演唱出来。
“啥”“哟喂”等词都是四川的土语,所以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语调和语气。
6、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7、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学生找出)
重点:1.232|16·‖
难点:梨又四耙罗
唱准一音多字处
方法:采用教师范唱让学生跟唱
8、演唱歌曲,体验音乐:
用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和喜悦的心情演唱《放牛山歌》
9、探索创造:简单表演歌曲《放牛山歌》
(1)边唱边即兴表演。
(2)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10、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唱《放牛山歌》了解了四川儿歌的特点,感受到了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音调。其实在我们中国大家庭中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而且都很有特色,以后有机会老师再跟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学祖国各地的民歌!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复习旧知、逐步引入的方法让学生来理解山歌的特点。引入到四川民歌《放牛山歌》,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音乐特色。通过视唱,拍击节奏,哼唱等方法,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并初步会唱一个降号调的歌曲。
《放牛山歌》的旋律、节奏比较简单,因此,我采用导入——复习歌曲——学唱新歌——创编的教学方法来教授歌曲。同时让学生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来表现山区人民勤劳朴实性格。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感知、理解、操作多种手段,以教师示范、引导相互合作,力争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在理解山歌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爱劳动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