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自考文学概论复习笔记文学接受之名词解释.pdf
文件大小:69.22 KB
总页数: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1.21千字
文档摘要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笔记:文学接受之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文学消费:为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

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

文学生产:作家不雅念形态的文学创作与出版家赋予其物质形态的复制出版。

文学传播:借助必然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

的过程。

文学接受:指审美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接受心境: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意天良理状态。

期待视野:是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前

理解”的心理状态。

预备情绪: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跃进的中间环节,受作品基本特质激发而产生

的特殊情绪。“前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结构: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力不变

的心理图式。

同化: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相致,并得到强化与巩固。

顺应: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严重不一致,而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

召唤结构:作品中留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需要接受者将其具体化的文学作品本身。

合理误读:在必然的限度内,接受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理解与主不雅评价。

审美效果:接受者在审美体验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

应与最终成果。

心灵共鸣: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了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的阅读心理现象。

文学的社会交往:通过文学接受而形成或传播遍及社会价值不雅的过程。

文学批评:以文学接受为基础,以必然理论与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

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印象性批评:感想式的鉴赏式的批评。

注释式批评:解释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

评点式批评:在原作上加以批注、点评并与原作一起印行的批评。

英美新批评派批评:主张作品中心论,注重形式与文本的研究与批评。倡导“细读法”。

精神分析批评:强调泛性欲论,用俄底浦斯情结来解释创作动机,认为艺术是人的潜意

识欲望的达成。

神话原型批评:主张将作品放到某个文学原型中去研究,提倡远古神话与现代作品相联

系,不同民族文学比拟较。

结构主义批评:探求主宰具体作品的抽象结构。认为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是按语言规

则组织起来的语言产物。

接受美学批评: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

女性主义批评:反对男性中心主义文化,某种程度上颠覆和质疑传统价值不雅和文学批

评传统。

后结构主义批评:否定任何内在结构或中心,认为文学是一个无中心的系统,是闪烁变

化的语言符号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