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docx
文件大小:39.89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3.77千字
文档摘要

?1.目的

本程序旨在建立科学、有效的供应商管理体系,确保所采购的物资和服务符合公司要求,保障公司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同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物资采购和服务外包相关供应商的选择、评估、采购过程管理、绩效评价及持续改进等环节。

3.职责

3.1采购部门

-负责供应商的开发、选择、评估与日常管理工作。

-组织采购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协调处理与供应商的采购业务问题。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3.2质量部门

-参与供应商的评估,负责对采购物资和服务进行质量检验和验证。

-协助处理采购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对不合格品的处理进行监督。

3.3使用部门

-提供所需物资和服务的技术要求及使用反馈信息。

-参与供应商的评估工作,协助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进行管理。

3.4财务部门

-负责审核采购合同付款条款,监督采购付款流程。

-参与供应商成本分析和价格谈判,提供财务方面的支持和建议。

3.5管理层

-审批供应商选择、评估等重要决策。

-监督供应商管理工作的整体执行情况,确保符合公司战略和利益。

4.程序内容

4.1供应商开发

1.需求分析

-采购部门根据公司生产计划、库存状况及新项目需求,及时了解所需物资和服务的详细信息,包括规格、数量、质量要求、交付时间等。

-与使用部门沟通,获取技术要求和使用反馈,明确采购需求的重点和难点。

2.信息收集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潜在供应商信息,如行业展会、网络搜索、供应商推荐、行业协会提供等。

-建立供应商信息库,记录供应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经营范围、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价格水平、售后服务等基本信息。

3.初步筛选

-采购部门依据采购需求和供应商基本信息,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

-主要考虑因素包括供应商的生产资质、经营状况、信誉口碑、产品质量稳定性、价格合理性、交货期保障能力等。

-剔除明显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确定进入进一步评估环节的供应商名单。

4.2供应商评估

1.评估准备

-采购部门组织成立评估小组,成员包括采购人员、质量人员、使用部门代表等,明确各成员职责。

-根据采购物资和服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评估标准应涵盖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环保等方面。

2.实地考察

-评估小组对初步筛选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内容包括供应商的生产场地、设备设施、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体系、人员配备等情况。

-观察供应商的生产运作流程,了解其生产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

-与供应商的管理层、技术人员、质量人员等进行交流,考察其团队素质和合作态度。

3.样品测试/试用

-对于重要物资或首次合作的供应商,要求提供样品进行测试。

-质量部门按照相关标准和公司要求对样品进行严格检验,测试内容包括性能、质量、可靠性等方面。

-部分物资可安排试用,使用部门在试用过程中对物资的实际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4.综合评估

-评估小组根据实地考察、样品测试/试用结果及供应商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

-按照既定的评估标准,对供应商在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环保等各项指标进行打分。

-汇总各成员的评估意见,计算供应商的综合得分,根据得分情况对供应商进行排序。

4.3供应商选择

1.选择决策

-采购部门将供应商评估结果提交管理层审批。

-管理层根据公司战略、采购需求、供应商综合评估情况等因素,最终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

-对于关键物资和服务的供应商选择,应进行集体决策,确保选择过程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2.合同签订

-采购部门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合同内容应明确物资或服务的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质量标准、付款方式、售后服务等条款。

-在签订合同前,应确保合同条款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双方权利义务清晰明确,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4.4采购过程管理

1.订单下达

-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及时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

-订单内容应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