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带头人邱炳城
——组织与管理能力
一、组织能力
在团队组织管理上采用科学方法,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善于了解团队成员的各自特点,充分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领团队成员与珠三角众多有实力的IT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04年,担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带领团队全体教师筹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并于2005年开始招生。
2007年,由于当时的网络实训条件较为简单,无法满足网络专业实训要求。邱老师联系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利用华迪公司的技术功底扎实、行业服务经验丰富、职业化素质高的工程师队伍和实训条件,共同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取得较好的效果。
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先后建立H3C网络学院、多迪网站工作室、腾科思科网络工程实践基地。
广州腾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捐助了40万CISCO设备。
H3C公司每年提供奖学金,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
广州多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定期提供真实的企业项目,提供给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
近年来,团队成员先后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2项,院级精品课程2门,出版教材12部,其中“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本,校企合作教材5本。
二、领先水平
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改革方向,主持和参加了专业的建设方案制定、建设项目实施和建设成果验收等工作,与团队成员同心协力,保持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009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成为学院示范性建设专业项目;
2012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业通过专家审查,成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育)专业;
2014年,“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广东省教育厅第七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团队建设规划
通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以点带面,使团队整体教学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实施科学的评价机制,鼓励团队成员勇于探索和实践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终身学习机制,激励团队成员跟踪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实现团队成员社会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1)构建校企人员互通绿色通道
聘请企业资深技术人员来学校兼职,本着“不为我有,但为我用”原则,从企业引进年轻的技术骨干加入到团队,保证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团队中企业兼职老师的比例。
将专任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开发项目、承接企业技术服务项目、定期定点进企业实习、与企业联合进行政府科技项目研发等工作制度化,促进专任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2)提高团队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采用“传、帮、带”的形式,充分利用团队已有的教学研究成果,特别是专业在申报省级重点(培育)专业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充分发挥团队中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用,每位高级职称教师负责指导和帮助2-3位团队教师,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内容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建立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为团队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保障
2年内每名团队专任教师至少有一次外出学习进修机会,团队成员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目标,选择进入国内(外)计算机网络类企业实践、或者国内(外)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进修,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具备国际视野。
3年内为每名企业兼职教师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和高职教学法等方面的学习进修机会,并安排专项资金,使他们更好地完成所承担的专业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