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S管理办法试行.docx
文件大小:40.73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4.74千字
文档摘要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提升公司的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确保安全以及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6S管理办法。通过推行6S管理,规范现场、现物,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有序、高效、优质的工作氛围。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车间、办公室及相关工作区域。

3.定义

-整理(SEIRI):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现场只保留必需的物品。

-整顿(SEITON):必需品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有序,明确标识。

-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保持环境整洁。

-清洁(SEIKETSU):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且维持其成果。

-素养(SHITSUKE):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安全(SECURITY):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

二、职责分工

1.6S推行委员会

-负责6S管理活动的整体规划、决策和指导。

-定期召开会议,审议6S推行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各部门负责人

-为本部门6S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的6S管理工作。

-制定本部门的6S推行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人,并确保计划的有效执行。

-对本部门员工进行6S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6S意识和技能。

-定期检查本部门的6S执行情况,对不符合项及时进行整改。

3.员工

-积极参与6S管理活动,遵守6S管理规定。

-做好本岗位的整理、整顿、清扫工作,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有序。

-接受6S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6S素养。

三、6S实施细则

整理

1.全面检查

各部门定期对工作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设备、工具、文件、办公用品等,详细列出所有物品清单。

2.区分要与不要

-依据使用频率、使用期限、损坏状况等标准,判断物品是否需要。例如,三个月内未使用的工具、过期的文件资料等可列为不要物品。

-对于不要物品,如废弃设备、报废工具、无用文件等,填写《不要物品清单》,注明物品名称、规格、数量、所在位置等信息。

3.处理不要物品

-对于可回收的不要物品,如废旧纸张、金属材料等,统一收集后交由公司指定的回收部门处理。

-对于不可回收的废弃物,如有害化学品、过期食品等,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分类存放,并委托有资质的环保公司进行处理。

-对于不再使用但尚有价值的设备、工具等,可进行内部调配或出售给有需要的单位。

整顿

1.定置定位

-根据工作流程和操作便利性,确定各类物品的放置位置。例如,常用工具应放置在工作台上易于取用的地方,文件资料应分类存放在文件柜的相应抽屉内。

-绘制工作区域的定置图,明确各物品的具体位置,并张贴在显眼位置。定置图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新。

2.标识管理

-对所有定置的物品进行标识,标明物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标识应清晰、准确、不易褪色。

-对于危险物品,如易燃易爆化学品、高压设备等,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标明危险性质和防范措施。

3.物品摆放规范

-设备、工具应摆放整齐,不得随意堆放。同类物品应集中摆放,并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排列。

-文件资料应分类整理,装订成册,按照编号顺序存放。文件夹、文件盒上应标明文件类别和名称。

-办公用品应摆放有序,如笔、本、计算器等应放置在专门的办公用品架上。

清扫

1.清扫责任划分

-将工作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清扫责任区,明确各责任区的清扫责任人。清扫责任人应负责本责任区内的日常清扫工作。

-对于公共区域,如走廊、会议室、卫生间等,由专人负责定期清扫。

2.清扫标准制定

-制定各工作区域的清扫标准,包括清扫范围、清扫周期、清扫方法、清扫工具等。清扫标准应具体、明确、可操作。

-例如,设备表面应无灰尘、油污、杂物,设备内部应定期清理,确保运行正常;地面应清扫干净,无垃圾、水渍、污渍等。

3.清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清扫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设备和物品,避免损坏。对于贵重设备和精密仪器,应采用适当的清扫方法和工具。

-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报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