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PLC应用技术(三菱)(第三版)》 课件 课题三 PLC 应用基础.pptx
文件大小:3.4 MB
总页数:9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8.9千字
文档摘要

PLC应用基础;任务1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任务1

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任务引入;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线路

a)主电路b)控制电路c)时序图;为了用PLC实现如图所示线路的控制要求,PLC需要3个输入器件和1个输出器件,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见下表。;根据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绘制PLC控制电路图。当所用按钮和热继电器的触点类型不同或接法不同时,设计出的梯形图也是不同的。这里用四种方案来分析。

1.方案一

PLC控制系统中输入器件的触点类型沿用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触点类型,即启动按钮SB1在继电器控制系统中使用常开触点,在PLC控制系统中仍使用常开触点;停止按钮SB2和过载保护用热继电器KH原来使用常闭触点,在PLC控制系统中仍使用常闭触点。;2.方案二

PLC控制系统中的输入触点全部采用常开触点,即启动按钮SB1、停止按钮SB2和过载保护用热继电器KH全部接入常开触点。

3.方案三

PLC控制系统中启动按钮SB1、停止按钮SB2接入常开触点,过载保护用热继电器KH接入常闭触点。;4.方案四

有时为了减少PLC的输入触点,将过载保护用热继电器KH的常闭触点接在输出端,此时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见下表。;一、指令

1.触点串联指令

(1)与指令(AND)

AND是单个常开触点串联连接指令,完成逻辑“与”运算。

(2)与非指令(ANI)

ANI是单个常闭触点串联连接指令,完成逻辑“与非”运算。;(3)上升沿与指令(ANDP)

ANDP是上升沿检测串联连接指令,触点的中间用一个向上的箭头表示上升沿,受该类触点驱动的线圈只在触点的上升沿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如图所示。;(4)下降沿与指令(ANDF)

ANDF是下降沿检测串联连接指令,触点的中间用一个向下的箭头表示下降沿,受该类触点驱动的线圈只在触点的下降沿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如图所示。;(5)触点串联指令的使用说明

1)触点串联指令是单个触点串联连接的指令,串联次数没有限制,可反复使用。

2)触点串联指令的目标元件为输入继电器X、输出继电器Y、辅助继电器M、定时器T、计数器C、状态继电器S和D□.b。;2.触点并联指令

(1)或指令(OR)

OR是单个常开触点并联连接指令,实现逻辑“或”运算。

(2)或非指令(ORI)

ORI是单个常闭触点并联连接指令,实现逻辑“或非”运算。

(3)上升沿或指令(ORP)

ORP是上升沿检测并联连接指令,触点的中间用一个向上的箭头表示上升沿,受该类触点驱动的线圈只在触点的上升沿接通一个扫描周期。;(4)下降沿或指令(ORF)

ORF是下降沿检测并联连接指令,触点的中间用一个向下的箭头表示下降沿,受该类触点驱动的线圈只在触点的下降沿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如图所示。;(5)触点并联指令的使用说明

1)触点并联指令是单个触点并联连接的指令,并联次数没有限制,可反复使用。

2)触点并联指令的目标元件为输入继电器X、输出继电器Y、辅助继电器M、定时器T、计数器C、状态继电器S和D□.b。;3.置位与复位指令

(1)置位指令(SET)

该指令使被操作的目标元件置位并保持。

(2)复位指令(RST)

该指令使被操作的目标元件复位并保持。

置位与复位指令的使用如图所示。;(3)置位与复位指令的使用说明

1)置位指令的目标元件为Y、M、S和D□.b,复位指令的目标元件为位元件(Y、M、T、C、S、D□.b)和字元件(T、C、D、R、V、Z)。复位指令常被用来对D、Z和V的内容清零,也可用来复位积算定时器和计数器。

2)对于同一目标元件,置位与复位指令可多次使用,顺序也可随意,但最后执行者有效。;二、常闭触点提供的输入信号的处理品

比较上述任务实现方案可知,将SB1(启动按钮)、SB2(停止按钮)和KH(过载保护用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到PLC的输入端,如图a所示,梯形图中的触点类型与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触点类型完全一致,使得梯形图很容易理解。如果SB2(停止按钮)和KH(过载保护用热继电器)使用常闭触点,那么,梯形图中对应触点的常开/常闭类型应与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触点类型相反,容易造成理解困难。所以,除非输入信号只能由常闭触点提供,否则应尽量使用常开触点。在实际使用中,热继电器的输入触点用常闭触点。;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方案一

a)PLC控制电路图b)梯形图c)指令表;任务2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任务引入;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a)主电路b)控制电路c)正向运行时序图d)反向运行时序图;为了将上图b中的控制电路用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