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科学§3.1质量与密度(5)教学设计
课题3.1质量与密度(5)……密度的测量单元三学科科学年级七下
本课时为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第1节《质量与密度》第5课时;主要介绍测量石块和
盐水的密度,密度的测量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要求学生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教师应从实验原理、仪器
使用、实验设计、数据记录与得出结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训练。
教材
由于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但本实验又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操作,正
分析
确地记录数据并得出结果,因此,在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
度。例如,需要测出哪些量?需要选用什么测量工具和器材?用什么办法来测量?以启发学生
思考,使他们明确实验的目的、知道实验的原理,并在实验设计中,会选择实验器材,明白
实验的步骤,能及时正确地将采集的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最后得出结果。
科学观念:学会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中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
学习学观念。
目标探究实践:通过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
态度责任: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掌握实验步骤,进一步熟悉天平、量筒的使
用,规范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测量密度的原理;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量筒、天平的使用规范及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教学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
导讨论交流:导
入1、密度的定义式是什么?要想知道物体密度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入
这些量可以分别用哪些仪器来测量?
新新
2、说一说,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时,需要哪些器材?什么测量?
课课
3、说一说,用天平测量固体的主要步骤。
活动
实验一: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器材:小石块、水、量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带砝码)
方法与步骤:
按图3.1-15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3.1-4中,并进行
有关计算。
讲
先复习相关
的知识点与
操作技能:
天平的使
用、量筒的
授
使用、形状
不规则的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