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科学§2.3建构原子模型(2)教学设计
课题2.3建构原子模型(2)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七下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本课时系浙教版七下第二章第3节《建构原子模型》的第2课时,主要介绍原子的构成;
教材原子结构是学生进一步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世界与解决科学计算的基础。教材采用卢瑟福原
分析子结构为基础,揭开原子内部秘密,同时剖析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及原子中存在的等量关系。
本课时也为后续学习离子及用模型来认识抽象、复杂的科学现象的提供思路和基础。
科学观念:了解原子的结构;了解原子核的结构;了解原子内部各微粒的电性;了解原子不
显电性的原因;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科学思维:利用模型理解原子的构成;利用资料获取相关有用信息,提升查找资料的能力;
学习
探究实践:图表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根据分析获得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
目标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态度责任:感受模型建立的发展过程,体验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感受科技发展和科学进步
之间的关系。
重点原子的构成
难点原子结构中各微粒的量的关系
教学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
导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核式原子结导
入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入
其实原子也不是最小的结构单位,原子核内部结构也是复杂的。原子是
新新
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课课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核的构成:
(1)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
电;原子核的体积仅为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
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3)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夸克构成的。
讲
前面1课时
2、原子的构成:中已了解是
卢瑟福的核
授
式原子结
构,在此基
础上分析得
出原子的结
构并进一步
新
学习原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