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肥胖症诊疗指南.pdf
文件大小:1.92 MB
总页数:8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8.53万字
文档摘要

2024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

势。作为慢性疾病中的独立病种及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

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六大

[1]

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可有效提升肥胖症诊疗水平。为规范

我国肥胖症临床诊疗,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并不断

提高医疗机构肥胖症诊疗同质化水平,提升肥胖症治疗效

果,改善长期预后,特制定本指南。

二、肥胖症的病因学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流行病

[2]

学调查表明,肥胖症具有家族聚集性,提示肥胖症可能与

家族中的遗传背景相关。人类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与肥胖

易感性相关的遗传基因可能涉及能量代谢、食欲调控、脂肪

[3]

细胞分化等多个方面。一些罕见的遗传病,如Prader-Willi

综合征(Prader-WilliSyndrome,PWS)和家族性瘦素受体

(leptinreceptor,LEPR)基因突变等,亦可导致肥胖症的发

[4,5]

生。

1

(二)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

过多摄入高能量、高脂肪、高糖、低膳食纤维的食物和

饮料,通过刺激神经中枢摄食神经元,引发进食过量、进食

[6]

行为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可导致肥胖症。此外,长期高

[7,8]

油、高糖膳食会破坏能量摄入消耗和脂肪合成分解平衡。

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合理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9]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有助于降低肥胖症发生风险。

2.身体活动

缺乏身体活动是导致肥胖症的重要原因。身体活动可以

消耗能量,有助于控制体重。此外,身体活动产生的一系列

代谢有益分子对抑制进食和增强人体能量消耗有额外益处

[10]。身体活动亦可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含量,减少脂肪堆积,

[11]

增强胰岛素受体敏感性。

3.精神心理

精神压力会影响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进皮质

[12]

醇释放,引起食欲上升和进食行为改变。精神压力还可能

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外周组织受体功能变化。胰岛素不适当

分泌和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的共同作用促进肥胖症的发生

[13]。此外,暴食、亚健康的压力性进食以及精神科药物也可

导致肥胖症。

4.睡眠习惯

不良的睡眠习惯也是肥胖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睡眠时间

2

不足可导致胃饥饿素、瘦素和肽YY(PeptideYY,PYY)分

泌失衡从而引起进食增多和能量消耗减少。而睡眠时间过长

使机体处于低能耗状态,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引发

[14]

生理失调性肥胖。

(三)疾病和药物因素

一些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等,以及一些药物,如类固醇药

物中的泼尼松和氢化可的松,和抗抑郁药物中的米氮平、曲

唑酮、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等,均可导致体重增加,引发肥

胖症[15-17]。此外,肠道菌群失调也与肥胖症及其代谢紊乱发

生的风险增加相关[7][18]。

(四)环境和社会因素

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粮食供给模式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