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加与减——星星合唱队》(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文件大小:15.68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3.51千字
文档摘要

《加与减——星星合唱队》(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以《加与减——星星合唱队》为主题。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合唱队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加法与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1)数感与符号意识,通过合唱队人数的加减活动,让学生感受数的增减变化,理解数的概念;2)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加法与减法进行逻辑推理;3)直观想象,通过图形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数与形的联系,提升空间想象力;4)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加法与减法意义的理解;2)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1)理解加法与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2)灵活运用加法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办法:

1)通过合唱队人数变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加法与减法的意义,通过实物操作和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设计层次分明的练习题,从基础计算到复杂问题解决,逐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克服难点,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4)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加法与减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白板、计算器、计数器等。

课程平台:数学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

信息化资源:动画课件、相关数学教育网站资源、教学视频。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星星卡片、计数棒)、图片、图表、故事情境图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加法与减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计算人数、物品数量的时候?”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购物结账、游戏分组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加法与减法的必要性。

简短介绍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加法与减法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加法的定义,包括加数、和等概念,并展示加法算式的结构。

详细介绍减法的定义,包括被减数、减数、差等概念,并展示减法算式的结构。

使用电子白板或实物教具,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原理。

3.加法与减法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加法与减法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案例一:通过合唱队人数变化的情境,展示加法运算。

案例二:通过购买物品的场景,展示减法运算。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加法与减法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加法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生活中的加法或减法问题。

小组内讨论该问题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加法与减法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问题、解决方法和思考过程。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加法与减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分析。

强调加法与减法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7.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加法与减法实例;

2.选择一个实例,用加法或减法进行计算;

3.思考如何将加法与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数的组成:通过学习加法与减法,可以进一步拓展到数的组成,让学生理解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的组成和分解。

-实物操作:利用积木、计数器等实物进行加法与减法的操作,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应用题类型:引入更多类型的应用题,如和差问题、倍数问题、年龄问题等,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故事:选择与加法减法相关的数学故事,如《乌鸦喝水》、《龟兔赛跑》等,通过故事讲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