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名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
2.专业代码:[具体代码]
3.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4.学制:四年
5.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6.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基本技能,具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设计、开发、集成、应用和管理能力,以及空间分析和遥感图像处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熟悉国家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2.能力要求
-具有扎实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开发、集成、应用和管理能力。
-具有较强的空间分析和遥感图像处理能力。
-具有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3.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课程体系
1.主干学科: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核心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组成和功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使用方法。
-遥感图像处理:介绍遥感图像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技术,以及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全球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讲解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功能,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空间数据库原理:介绍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和管理方法,以及空间数据库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流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技术和工具。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包括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验、遥感图像处理实验、全球定位系统实验等,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程设计: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和行业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毕业设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项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外语、体育等课程,共计[X]学分。
-学科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地图学、测量学等课程,共计[X]学分。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图像处理、全球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共计[X]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与智慧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保护、地理信息系统与国土资源管理等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方向选修其中的[X]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共计[X]学分。
-毕业总学分:本专业毕业总学分为[X]学分。
四、教学进程安排
1.学制与学分:学制四年,毕业总学分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