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编程-智能小车助力疫情物资配送(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信息科技Scratch编程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Scratch编程-智能小车助力疫情物资配送”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编程实践,了解智能小车的工作原理,并学会运用Scratch编程实现小车的基本功能。课程内容与六年级下册信息科技Scratch编程教材紧密相连,结合疫情背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通过编程实践,理解算法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提升计算思维,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程序逻辑。增强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编程中探索新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强化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智能小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将现实世界的问题转化为Scratch编程任务。
②掌握Scratch编程的基本语法,包括运动、外观、声音等模块的使用,以及事件驱动编程的基本概念。
③能够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使小车按照预设路径或指令进行物资配送。
2.教学难点,
①将复杂的现实问题简化为Scratch编程逻辑,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问题分解能力。
②掌握事件顺序和逻辑关系,确保小车程序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②在编程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如路径规划、障碍物识别等,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创新能力。
③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学会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编程中的难题,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Scratch编程的基本概念,系统讲解编程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编程思维。
2.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小车程序的设计和优化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手编写程序控制小车,体验编程的乐趣,加深对编程知识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Scratch编程界面和功能,直观展示编程过程。
2.互动软件:使用Scratch软件进行实时编程演示,让学生跟随操作,提高学习效率。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案例和教程,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疫情物资配送的图片或视频,提出问题:“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智能小车来帮助疫情期间的物资配送,你会怎么做?”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Scratch编程的基本操作和常用模块,为接下来的编程实践做准备。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智能小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运动、传感器、控制逻辑等。
-举例说明:通过Scratch编程示例,展示如何编写程序控制小车进行简单的路径跟随和避障。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设计程序使小车能够完成特定的物资配送任务,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实践操作(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个智能小车和Scratch软件,开始编写程序。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编程过程,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小组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编程成果,分享设计思路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程序,提高小车的性能。
-教师指导:教师点评学生的程序,指出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
5.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编程思维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编程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6.作业布置(约5分钟)
-设计任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更复杂的智能小车程序,使其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物资配送任务。
-作业要求:学生需在下一节课前完成程序设计,并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分享。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智能小车原理介绍:介绍智能小车的基本组成、传感器工作原理、控制芯片的作用等内容。
-Scratch编程高级功能:探讨Scratch中较为高级的功能,如变量、列表、循环等,以及它们在智能小车程序中的应用。
-物资配送案例研究:分析现实中的物资配送案例,探讨如何将实际需求转化为编程任务。
-编程思维训练:提供一些编程思维训练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工智能与编程: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以及编程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智能小车原理的书籍或文章,加深对小车工作原理的理解。
-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源,学习Scratch编程的高级功能,尝试在程序中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