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生物课后集训:第四章第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docx
文件大小:102.3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3.72千字
文档摘要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课后集训

基础达标

1.人、烟草、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体内核酸中碱基种类以及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A。5、5、4、4和8、8、4、4

B。4、4、4、4和5、5、4、4

C.5、5、4、4和5、5、4、4

D。5、4、4、4和8、8、4、4

解析:必须清楚上述四种生物体内是只含DNA或RNA,还是既含DNA又含RNA.DNA和RNA分子中分别含4种碱基、4种核苷酸。人、烟草是高等生物,既有DNA,又有RNA,含碱基5种(A、T、G、C、U),含核苷酸8种(DNA与RNA中虽含相同的碱基-—A、G、C,但DNA中的糖是脱氧核糖,RNA中是核糖);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体内分别只含有RNA、DNA,含碱基、核苷酸都是4种。一句话概括,既有DNA,又有RNA,含碱基5种,核苷酸8种;只有DNA或只有RNA,碱基、核苷酸均为4种,故选A。

答案:A

2.一种细菌的RNA由36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

A.约360个氨基酸

B.整120个氨基酸

C.约1080个氨基酸

D.少于120个氨基酸

解析:应熟知转录、翻译过程。转录翻译过程中,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DNA碱基数=1∶3∶6,则mRNA上有120个密码子,但其中包含终止密码子,每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而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故选D.

答案:D

3.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信使RNA能够行使直接模板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以DNA信息链为模板转录而成

B。转录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以三联体密码形式携带遗传信息

D。进入细胞质后同核糖体结合

解析: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与tRNA上的三个碱基互补配对。

答案:C

4.已知两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现有一个DNA分子共有碱基1200个,则由此DNA控制合成的一条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5600B。51200C。22018

解析:1200个碱基对应200个氨基酸,128×200―199×18=22018。

答案:C

5.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

A.46%、54%B.23%、27%C。27%、23%D。46%、27%

解析:U=A1=28%,A=T1=18%,则A1=T2=28%,T1=A2=18%,,G=27%。

答案:B

6.下列碱基组成中肯定不是密码子的是()

A.AGCB.CCUC.UGAD。ATG

解析:T是DNA所特有的,而密码子是RNA,其中不含T。

答案:D

7。已知一段信使RNA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那么,转录该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共()

A.12个B.18个C。24个D。30个

解析:A+G=12=T1+C1=12=G2+A2=12,则C2+T2=30—12,故C+T=30—12+12=30。

答案:D

8.1个转运RNA的一端3个碱基是AGA,此RNA运载的氨基酸是()

A.丝氨酸(UCU)

B.谷氨酸(GAG)

C.精氨酸(AGA)

D.酪氨酸(UAU)

解析:转运RNA上碱基为AGA,则相对应的信使RNA为UCU。

答案:A

9.在胰淀粉酶的合成过程中,对其起决定作用的物质是()

A.核苷酸

B。脱氧核糖核酸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解析:胰淀粉酶本质上是蛋白质,D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B

10.1个转运RNA的一端3个碱基是GAU,它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DNA分子的模板片段转录而来的()

A.GUAB。GATC.GAAD.GAU

解析:转运RNA上为GAU,信使RNA上为CUA,则DNA上为GAT。

答案:B

11。信使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为AUG,那么此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是()

A.GUA(酪氨酸)

B.CAU(组氨酸)

C。UAC(缬氨酸)

D。AUG(甲硫氨酸)

解析:根据密码子的定义可知,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答案:D

12.小麦遗传物质由几种核苷酸组成()

A。2种B。4种C。5种D.8种

解析:小麦是高等生物,其遗传物质为DNA,DNA由4种核苷酸组成。

答案:B

13.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是()

A.基因B。信使RNAC。转运RNAD.遗传密码

解析:翻译时转运RNA一头与信使RNA相对应,另一头与氨基酸相对应,起到翻译者的作用。

答案:C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