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制度背景分析综述
目录
TOC\o1-2\h\u9860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制度背景分析综述 1
163761.1资产弃置义务以及信息披露的概念 1
28201.1.1资产弃置义务的内涵 1
297181.1.2信息披露的概念 2
268681.2国外资产弃置义务以及信息披露相关会计准则 3
35971.1.1美国会计准则 3
61021.1.2国际会计准则 3
170651.3我国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相关会计准则 3
1.1资产弃置义务以及信息披露的概念
1.1.1资产弃置义务的内涵
作为会计领域的专有名词时,资产弃置是指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之后的长期有形资产,将采用出售或者直接关闭的方法进行处置,同时需要注意修缮恢复生产经营活动下此资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不管是以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度的方式还是以会计准则或契约精神的方法,国家都要求企业在该资产未来进行弃置操作时,必须对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资产进行拆除活动,同时将环境修复到原来无污染无危害的状态。企业所需要履行的资产弃置义务便是进行环境的清扫以保证生态与居民安全。
资产弃置义务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即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其理论基础是外部成本内部化。1890年经济学家马歇尔首次提出了经济外部性理论,在此之后,由著名经济学家庇古所撰写的《福利经济学》中对经济外部性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解释:当A与B两者之间存在经济交易关系,如A方为B方提供商品供给或者劳务服务时,总会使得第三人从中获得利益或者收到损害,但是A与第三人不存在经济交易关系,所以A并不会从获得利益的人那里得到报酬,同样也不会补偿利益受损者,此时便存在经济外部性。所以在会计准则或者法律法规中设置并强调资产弃置义务,能够要求企业对经济交易关系之外的利益受损者提供补偿或者直接防患于未然,避免预计伤害的产生。
资产弃置义务是为约束企业行为而设置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今,经济环境略显浮躁,社会市场中的很多企业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忽视或者有意躲避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面对生产经营活动后遗留的环境安全问题,这些企业不情愿支付处理问题的额外费用或者只是进行简单处理而草草了事,这时就需要采用设立法律法规的方式对整个行业进行规则上约束。例如,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0年共同制定了《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除此之外,根据国家于2015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相关规定,企业对生产运营活动所在地的环境具有一定的保护责任,如果在进行生产运营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和周围居民生活受到破坏甚至严重威胁时,那么在生产设备(长期有形资产)使用期结束之后,企业必须对其进行拆除处理工作,并对生态环境做出经济性补偿,承担起环保义务。
1.1.2信息披露的概念
在会计领域,信息披露是指在公众公司中,财会人员需要将公司内部以及公司相关的信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定期发布财务报表及附注的方式向企业相关债权人和社会公众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公开。而对上市公司而言,还需要公开上市公告书和招股说明书,并将季度以及年度的财务报告发送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不仅可以让债权人或者股权持有者了解到公司目前经营状况,也可以让投资观望者以及银行拥有一定的分心公司之后发展形势的信息基础,同样,在此信息披露下,也有利于政府以及相关会计机构对其进行监督。
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则是以在财务报表中记录相关费用的形式,将企业为承担资产弃置义务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公之于众。根据此信息披露,更有利于政府以及社会监督者对企业是否履行或者是否良好履行其资产弃置义务进行判断,另一方面,股份持有者以及利益相关人也能够对财务报表中出现的部分费用支出的去向有更好的了解,从而形成较明确的投资观念,同时能增加对企业资产以及生产经营活动认识的清晰度。
1.2国外资产弃置义务以及信息披露相关会计准则
1.1.1美国会计准则
FASB在2001年发布的FASB143号准则中对资产弃置义务负债进行了会计规范,“资产弃置义务是指企业因获得、构建、开发和正常使用长期有形资产,根据法律法规或契约而承担长期有形资产在未来弃置阶段的拆除、清理和环境修复等义务。”根据美国超级基金计划,以及在英国,所有在其经济生活中随时与资产相关的运营商都承担着联合和若干责任的弃置负债。
针对资产弃置义务的初始确认与计量以及信息披露标准,美国会计准则进行了系统的说明规范。对于初始确认与计量,美国会计准则认为需要以现在资产进行处置的公允价值预估为起点;而在信息披露方面,美国会计准则要求详细且明确,主要披露以下内容:(1)资产弃置义务相关资产的总体描述;(2)资产弃置义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