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中国会议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docx
文件大小:14.4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2.22千字
文档摘要

2024中国会议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议行业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学术会议、线上会议、虚拟会议和混合会议(线上线下结合)越来越受欢迎。这种转型不仅提高了会议的效率和参与度,还降低了成本,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到会议中来。

会议经济是产业经济范畴之一。中国每年举办各种会议多达几千万个,涵盖公司会议、政府会议、事业单位会议和社团会议四大类,会议经济产值达到万亿元。已经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并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会议产业链各相关环节的重视。专家评论,中国会议经济存在一定的问题,会议经济呈现异化趋势,陷入了一种畸形享乐的泥沼,应引起深思和警觉。

会议产业,是指以规模化、集中化、现代化的手段运作会议及相关活动的行业,属于朝阳产业。会议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文化为其基本内涵,具有带动性。会议产业不仅能创造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还可以带动上下游的相关产业,是一个集交通宾馆、餐饮、购物、旅游文化交流、区域形象推介、商品交易和投资项为洽谈为一体的高效益、无污染的“产业链”。

会议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会议行业涵盖了商务会议、学术会议、社交会议、行业会议等多个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领域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为会议产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视频会议高清化、4K和8K技术的逐步成熟等技术创新将带来更好的参会体验。这些技术将使得视频融合需求的满足逐步成为现实,为会议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只有两种主要会议,社团会议和公司会议,其比例为8:2,但由于我国存在大量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会议市场增至四大类,形成了庞大的政府会议市场;我国社团会议数量极少,相反,我国目前126万个事业单位、为全国41万个社团组织的3倍,形成了重要而独特的事业单位会议市场;从会议规模来看,人数低于100人的会议占全国会议总量的47.1%,500人以上会议仅占10.1%,而国际上人数500人以上的会议占会议总量的28.3%。

中国会议产业的发展始于2000年,至今已经历近20年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步入新时代,我国会议产业发展很快,成绩显著,会议组织者正走向专业化,会议策划与组织的效果越来越好;会议中心与会议酒店硬件设施快速改善,服务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作为第三方的专业会议公司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综合来看,我国会议产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时期。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会议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会议行业与国内经济的结合非常紧密,也是会议行业里最好做研判的一大领域。从2015年到2019年的会议行业数据来看,北上广深四地的会议份额,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会议举办者也更喜欢在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举办会议。作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外贸中心、技术中心的这四个城市,已经吸引了大量的会议在这四个城市举办。2020年这场疫情将加大这四个城市的会议份额、扩大这四个城市的会议优势,会议虹吸效果将更加明显。

据调研,中国会议活动市场总量惊人,约7,100亿人民币,其中机票占26%,场地及住宿占20%,餐饮占15%,会议服务占32%。整个会议市场各品类中“会议服务”总量占比重最大,且会议服务公司处于产业链火车头和资源整合枢纽地位,但多年来会议服务行业却一直呈现小、散、碎的发展面貌。近年来,我国会议业蓬勃发展,2010年以来连续成为亚洲举办国际会议最多的国家,全球排名不断攀升,2019年全球排名第七,基础雄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2020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相关数据显示,501-1000人档的会议的会均消费是30-100人档的会均消费的近9倍,而千人以上的会议的消费水平则是30-100人档会议的16倍,2500人档的会均消费则是26倍。随着“00后”人群逐渐成为新的消费主体,动漫、游戏、电竞、宠物等类型的高水平专业品牌展览将实现快速增长。当前,通过融合应用大数据、智能算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以及直播、VR、AR等具体手段,会展业正在加速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

会议行业正逐渐变得更加专业化和细分化。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和主题的会议越来越多,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这种专业化和细分化也促使会议组织者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以提高参会者的满意度。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会议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通过国际会议来拓展业务、交流经验和技术。国际化趋势也为会议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会议行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议产业将继续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语音识别、智慧会议管理平台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会议效率和安全性,提升参会者的体验。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