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氯苯唑酸葡胺-药品临床应用解读.pptx
文件大小:85.68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1.16千字
文档摘要

氯苯唑酸葡胺

目录

CONTENTS

药品基本信息

安全性

1

2

有效性

3

创新性

4

公平性

5

01

药品基本信息

通用名

氯苯唑酸葡胺软胶囊

注册规格

20mg

适应症

本品用于治疗成人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I期症状患者,延缓周围神经功能损害

用法用量

氯苯唑酸葡胺的推荐剂量为20mg,每日一次,口服。

中国首次上市时间

2020年

目前大陆地区同通用名药品的上市情况

辉瑞/正大天晴

全球首次上市时间+国家/地区

2011年

是否为OTC药品

参照药品建议:无

原因:

目录内无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药物

对比参照品的优势与不足:

疾病基本情况

介绍: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ATTR?PN)是由编码转甲状腺素蛋白的TTR基因致病变异导致的一种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系统疾病。

大陆地区发病率、年发病患者总数:

该疾病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极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患者约5000-10000人。根据中国《罕见病诊治指南(2019年版)》中指出:中国患病人数约为2000人。

未满足治疗需求情况

该疾病患者下肢至全身感觉及运动功能逐步减退,导致无法行走或长期卧床、最终死亡,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目前可诊可治,临床需求迫切。

药品基本信息

02

安全性

03

有效性

2.指南推荐药物

1、罕见病指南(2019版)

2、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治共识(2021)

ATTR?PN的对因治疗药物包括转甲状腺素蛋白稳定剂(氯苯唑酸和二氟尼柳)和基因沉默药物(patisiran和inotersen),1期患者首选氯苯唑酸治疗。

3.疗效确切

据大样本长期研究显示,对于V30M突变的早发型患者,氯苯唑酸葡胺软胶囊与不治疗相比可降低91%的死亡风险,与肝移植相比可降低63%的死亡风险。对于V30M晚发型患者,氯苯唑酸葡胺软胶囊与不治疗相比可降低82%的死亡风险

通过一致性评价,质量与原研一致

1.质量与原研一致

04

创新性

主要创新点:

优势:

药品注册分类:

可有效降低死亡风险;

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适合患者长期治疗

药品注册分类:IV

氯苯唑酸葡胺是一种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稳定剂,通过选择性地与TTR结合,稳定TTR并减缓其解离成单体的速度,延缓ATTR淀粉样变性的产生和沉积,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氯苯唑酸葡胺是我国首个且唯一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ATTR?PN的治疗药物。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ATTR?PN)被纳入罕见病目录。

主要

创新点

创新带来的获益

05

公平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