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康复科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图.docx
文件大小:39.74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3.49千字
文档摘要

?一、康复科管理制度

(一)人员岗位职责

1.科主任岗位职责

-全面负责康复科的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制定科室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与监督。

-负责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考核与晋升推荐。

-主持科室疑难病例讨论和会诊,解决重大医疗技术问题。

-协调科室与医院其他科室及外部相关单位的关系。

2.医生岗位职责

-负责患者的康复评估、诊断,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

-认真执行各项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程,观察患者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书写康复病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治疗过程及效果。

-参与科室教学、科研工作,指导下级医生业务学习。

3.治疗师岗位职责

-按照康复治疗方案,熟练运用各种康复治疗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

-负责康复治疗设备的操作、维护与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观察患者治疗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协助调整治疗方案。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知识宣教和指导。

4.护士岗位职责

-执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协助医生进行康复评估和治疗,配合治疗师开展康复治疗工作。

-负责病房管理,做好患者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

-参与科室急救工作,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二)医疗质量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等。

2.加强康复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治疗方案的制定要依据评估结果,做到个性化、科学化。

3.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对康复病历、治疗记录、护理记录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4.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对于疑难复杂病例及时组织多学科会诊,提高医疗质量。

(三)康复治疗规范

1.依据国际、国内康复治疗指南和标准,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康复治疗规范。

2.治疗师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定期对康复治疗技术进行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治疗师的业务水平。

4.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科室康复治疗水平。

(四)设备物资管理

1.建立康复治疗设备台账,详细记录设备的名称、型号、购置时间、使用状况等信息。

2.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及时维修或更换。

4.合理配备康复治疗所需物资,建立物资采购、领用制度,定期盘点,确保物资供应充足。

(五)感染控制管理

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科室感染防控工作。

2.治疗室、病房等区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3.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做好手卫生。

4.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六)教学科研管理

1.制定科室教学计划,承担实习医生、进修医生的教学任务,定期组织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教学活动。

2.鼓励科室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

3.为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条件,定期组织科研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七)患者及家属沟通制度

1.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了解其需求和意见。

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康复治疗方案、预期效果、注意事项等,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3.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处理患者投诉和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康复科工作流程图

(一)患者入院流程

1.门诊就诊

患者因康复需求前来门诊就诊,首诊医生进行初步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判断是否需要住院康复治疗。

2.开具住院证

若需住院,首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患者或家属持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

3.病房入住

患者持住院手续到康复科病房,护士安排床位,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测量、一般情况评估等,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规章制度等。

4.康复评估

管床医生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全面的康复评估,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功能、心理状态等评估,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

(二)康复治疗流程

1.治疗前准备

-治疗师根据康复治疗方案,准备所需治疗设备和物品。

-核对患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