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纵隔肿瘤影像诊断.ppt
文件大小:7.3 MB
总页数:9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5.85千字
文档摘要

影像学表现X线:支气管囊肿多发生于中纵隔的中上部,与气管、支气管及纵隔内大血管关系密切,囊肿呈类圆形均匀致密影,也可为分叶状。支气管囊肿由于其内的液体质地较为柔软,贴近气管或主支气管管壁的一侧边界多较平直,相应的器官或主支气管管壁也可见轻度受压征象。囊肿可随体位、呼吸变形,与大血管相邻时可以产生传导性搏动。少数囊肿可有钙化。第62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3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T:CT可见病变一般紧邻气道,壁薄而光滑整齐,密度均匀而低。其密度与其内容物的性质密切相关:浆液性囊肿CT值一般为0~20Hu;粘液性囊肿CT值一般为30~40Hu;囊肿合并感染或囊内出血,其CT值常在30Hu以上,新鲜出血可达80Hu;偶有其内容物为钙乳或草酸盐结晶这CT值高达100Hu以上。囊内如有凝血块形成则密度不均匀。囊肿与支气管相通时则可见含气影或气—液面。增强检查无强化。第64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胸部正位片(A)示左侧中上纵隔影局限性增宽,向肺野内突入;侧位片(B)示前中上纵隔高密度肿块AB第30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T与MRI实质性肿块,边缘较清,通常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CT密度和MRI信号较均匀,CT上呈略高密度,MRI上T1WI呈中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瘤内可见囊变区,斑点状或条状钙化。良恶性均可有钙化。肿瘤可有轻~中度强化。第31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胸部正位片(A)示左侧中下纵隔影局限性增宽,向肺野内突入,与左心缘重叠;侧位片(B)示前中下纵隔高密度肿块,与心影重叠。AB第32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3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侵袭性胸腺瘤。CT显示胸骨后方肿块,与纵隔大血管分界不清,呈侵袭性生长;增强后可见强化表现。第34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鉴别诊断与比较影像学表现典型的前中纵隔实质性胸腺瘤诊断不难,较易与畸胎瘤、胸骨后甲状腺及胸腺脂肪瘤等区别。胸腺瘤尚需与增生的胸腺组织相鉴别。胸腺增生仍保持胸腺组织形态,多数仅见胸腺密度增高。CT、MRI检查更有利于其鉴别。鉴别困难时需行组织活检。第35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畸胎瘤

Teratoma第36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理与临床畸胎瘤为较多见的纵隔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胸腺瘤和神经源性肿瘤,由胚胎期胸腺始基多极化细胞脱落随心血管的发育携入胸腔演变而成。病理通常分为囊性畸胎瘤和实性畸胎瘤两类。囊性者称皮样囊肿,含表皮及其附件成分,单房或多房,房内含皮脂样或粘液样液体,囊壁为纤维组织。第37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理与临床实质性畸胎瘤通称为畸胎瘤。包括外中内三个胚层组织,内可含体内任何器官的组织成分,软骨、骨和牙齿较多见,瘤内可有囊性变。此型有一定的恶性倾向。临床多无症状。虽然出生时已存在,一般多到青中年时期才被发现。肿瘤较大者可有胸闷或胸骨后疼痛。第38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X线表现通常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多向一侧纵隔突出;边缘清楚,可呈大分叶状;囊壁呈弧形或蛋壳样钙化。密度较淡而不均匀,瘤内可有散在不规则钙化,亦可见短杆状骨骼或牙齿影,为畸胎类肿瘤较特征性表现。肿瘤短期内增大应疑有恶性改变的可能,但仍需除外肿瘤继发感染或肿瘤内出血第39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纵隔畸胎瘤。胸部正位片(A)示中纵隔影宽,密度增高,向左肺野内突出;侧位片(B)示前中纵隔高密度肿块,其内可见钙化;AB第40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T与MRI1.??囊性畸胎瘤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影,边缘较清或呈大分叶状,部分肿瘤囊壁可见钙化。囊状和含脂肪成分是本病的CT特征。囊内CT值水样密度并见分隔。MRI的T1WI上大多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但含脂质较多时T1WI上呈高信号。第41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T:2.实性畸胎瘤CT表现以密度不均匀为其典型表现。肿瘤内含脂肪成分(-25~-50HU)、钙化或骨骼(100HU)和软组织成分,不均匀强化。肿瘤边不清、毛糙、不规则,周围脂肪界面密度增高,瘤内密度呈软组织性,而且肿瘤短期内明显增大及胸膜受侵,可提示恶性的可能。第42页,共9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T:囊性畸胎瘤呈厚壁囊肿。肿瘤内含脂肪成分(-25~-50HU)、钙化或骨骼(100HU)和软组织成分,不均匀强化;边界不清、周围脂肪界面密度增高、侵犯胸膜、